- 基本解释
◎ 陪都 péidū
[alternate capital] 旧时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 英文翻译
1.a city established as a second capital besides the capital
- 详细解释
(1).在首都以外另设的首都。 严复 《原强》:“往者 日本 以寥寥数舰之舟师,区区数万人之众,一战而剪我最亲之藩属,再战而陪都动摇,三战而夺我最坚之海口,四战而 威海 之海军大替矣。” 鲁迅 《伪自由书·战略关系》:“其实,现在一切准备停当,行都陪都色色俱全,文化古物和大学生,也已经各自乔迁。”
(2).特指抗 日 战争时期的 重庆 。 续范亭 《闻陪都文化界演<屈原>有感》诗:“闻道陪都吊国殤,名流巨子齐登场。 屈原 身份谁能肖, 沫若先生 自上装。” 王西彦 《古屋》第一部六:“抗战以来,就在外面勤劳奔走,为国服务,从 南京 到 武汉 ,又从 武汉 到陪都 重庆 。”
- 基本含义
- 指在战争时期,国家的临时首都或临时政治中心。
- 使用场景
- 陪都一词常用于描述战争时期的国家情况,特别是在国家首都受到威胁或被占领的情况下。它可以用于描述政府和军队在临时首都中的活动,以及国家在恢复正常之前的过渡期。此外,陪都也可以用于比喻其他场景,如公司在总部遭受灾难时,将临时迁移到其他地方。
- 故事起源
- 陪都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战争时期。由于战争的不可预测性和不稳定性,许多国家在战争中都遭受了首都被占领的威胁。为了保持政府的正常运转,国家通常会将政治中心暂时迁移到其他城市,这就形成了陪都的概念。
- 词语结构
- 陪都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其中的“陪”和“都”都是独立的字词,没有特殊的结构。
- 例句
- 1. 在战争期间,政府将临时迁移到了陪都,以确保国家的正常运行。2. 首都被敌人占领后,政府将临时办公地点设在了陪都。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陪都”与“辅助首都”或“临时首都”联系起来记忆。将“陪”解释为辅助或陪伴,将“都”解释为首都,这样可以更容易理解陪都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历史上的陪都案例,了解不同国家在战争时期的临时政治中心。此外,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战争有关的成语,以拓宽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战争期间,政府把临时办公地点设在了陪都。2. 初中生:当首都遭受威胁时,政府会将政治中心迁移到陪都。3. 高中生:陪都是国家在战争时期的临时首都,以确保政府的正常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