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什一的词语解释
什一的意思
拼音:shí yī    注音:ㄕㄧˊ ㄧ
使用场景
什一常用于比喻事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别。可以用来描述两个人或事物完全相同、没有区别的情况。也可以用来形容两个说法或观点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分歧。
例句
1. 他们的衣服款式、颜色都什一样,简直就是兄弟俩。2. 这两个观点什一样,没有任何分歧。
基本含义
形容事物完全一致,没有任何差异。
基本解释

(1).十分之一。《商君书·算地》:“故为国任地者,山林居什一,藪泽居什一,谿谷流水居什一,都邑蹊道居什一,恶田居什二,良田居什四,此先王之正律也。”《史记·魏世家》:“ 魏成子 以食禄千钟,什九在外,什一在内,是以东得 卜子夏 、 田子方 、 段干木 。”《明史·李应祥传》:“贼先断浮桥,士卒多溺死, 显 及二子与焉。 元镇 所部三万人,不存什一。” 清 李渔 《闲情偶寄·词曲》:“一则为从来名士,以诗赋见重者十之九,以词曲相传者,犹不及什一,盖千百人一见者也。”
(2).古代赋税制度,十分税一,称“什一”。《管子·治国》:“关市之租,府库之徵,粟什一。”《穀梁传·哀公十二年》:“古者公田什一。用田赋,非正也。” 范宁 注:“私得其什而官税其一,故曰什一。”《孟子·滕文公上》:“ 夏后氏 五十而贡, 殷 人七十而助, 周 人百亩而彻,其实皆什一也。” 赵岐 注:“民耕五十亩,贡上五亩;耕七十亩者,以七亩助公家耕;百亩者,彻取十亩以为赋。” 宋 苏轼 《策别十五》:“三代之赋,以什一为轻。今之法本不至於什一而取,然天下嗷嗷然以赋敛为病者,岂其岁久而姦生、偏重而不均,以至於此歟!”
(3).以十博一。《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范蠡 ﹞候时转物,逐什一之利。”后因以“十一”泛指经商。 元 无名氏 《冻苏秦》第一折:“小生姓 王 名 真 ,字 彦实 ,乃 弘农 人也。幼习儒业,颇识诗书;后从商贾,专趋什一。” 清 俞樾 《春在堂随笔》卷十:“ 玉翁 以其贫也,予钱十五贯,使营什一。”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什一”相似的成语,如“一模一样”、“如出一辙”等,加深对形容事物完全相同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幼儿园学生:我们的玩具什一样,都是一模一样的。2. 小学生:班级里的同学们的书包都什一样,都是蓝色的。3. 初中生:这两个观点什一样,没有任何差别。4. 高中生:这两个论文的结论什一样,都得出了相同的结果。5. 大学生:这两个公司的经营模式什一样,都是以创新为核心。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有一则寓言故事,讲述了一个人想要制作一只木雕鸟,他找来一位木匠,要求他制作一个与真鸟完全相同的木雕鸟。木匠制作了一只栩栩如生的木雕鸟,但是雕鸟的重量和真鸟不同,于是他又进行了调整。经过多次调整,最终木匠制作出了与真鸟完全一样的木雕鸟。这个故事象征着事物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的意思,成为了“什一”这个成语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什一”与“十全十美”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完整无缺。也可以通过将“什一”与“一模一样”进行联想,两者都表示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词语结构
什一是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什”字是形容词,表示完整无缺;“一”字是数量词,表示全部、一切。
详细解释
什一是由“什”和“一”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什”字本义为十全,表示完整无缺;“一”字表示一切、全部。什一合在一起,意味着事物完全相同、没有任何差异。
(0)
诗文中出现“什一”的诗词

宋颂

九区混茫,皇天锡皇。羲教农化,勋纪华彰。

继华于禹,承禹于汤。比于文武,逮其成康。

圣道攸传,富寿无疆。隋之弃仁,天命不常。

歼厥侈毒,祚归巨唐。唐孙复昏,荡于四方。

民瘼其咨,逾于怀襄。草创中间,崩析滋章。

割山裂川,国为披猖。氓不堪命,神恫其殃。

俾宋有图,横弛竖张。日月五辰,齐其启光。

实维太祖,肇基建邦。有若有苗,逆命弗祥。

爰整其师,赫怒斯扬。荆舒既贡,南海趋跄。

庸蜀微卢,虽险无当。

惟尔曰夏,毒靡有流,民始克昌。

屡饥而馔,久渴而浆。冰极授衣,暑烦降凉。

洎我圣君,传叶振芳。圣神仁明,浩浩汪汪。

吴人来王,并汾慑降。服不以戎,鼓罔其镗。

风雨攸暨,如禽集翔。淳复天人,礼修夏商。

前正后直,左贤右良。忠正并驱,回邪局藏。

鳏恤寡矜,寇屏宄亡。药蒸石黎,法衡度量。

乃宅孝悌,乃谨序庠。衣帛食肉,罔有攸伤。

关讥匪艰,什一靡庞。虽有罟网,不罹污潢。

虽有山林,不乱斧斨。虽有权衡,民不以强。

虽有郛郭,民不以防。宗庙既清,郊社甚庄。

品物争瑞,史载交相。未诰俗化,将时合苍。

盈耳四海,但闻洋洋。其雍其熙,无施无为。

乾坤法之,治于垂衣。蒙彼蚩蚩,不觉不知。

天下一致,夫何虑思。清之净之,平之泰之。

倏变于道,殊途同归。伟焉厥图,本蕃益枝。

百世之后,实流其奇。史官既良,康哉具书。

古有吉甫,为宣王诗。是故臣湘,作夫颂辞。

圣德形容,神明告兹。狂斐恐慑,少颂史遗。

(0)

驱猪行

沿山莳苗多费力,办与豪猪作粮食。

草庵架空寻丈高,击版摇铃闹终夕。

孤犬无猛噬,长箭不暗射。

田夫睡中时叫号,不似驱猪似称屈。

放教田鼠大于兔,任使飞蝗半天黑。

害田争合到渠边,可是山中无橡术。

长牙短喙食不休,过处一抹无禾头。

天明陇亩见狼藉,妇子相看空泪流。

旱乾水溢年年日,会计收成才什一

资身百倍粟豆中,儋石都能几钱直。

儿童食糜须爱惜,此物群猪口中得。

县吏即来销税籍。

(0)

自曲靖回至杨林观田家刈穫有成

輶车至杨林,秋日正卓午。

时维九月候,䆉稏满滇土。

田家急收穫,处处筑场圃。

瓯窭亦满沟,牛载更儿负。

筋力诚乃疲,腰背若伛偻。

所愿在有秋,不复辞此苦。

宁知输官仓,所得遗几许。

贫家计口食,岁暮复贷举。

因思井田制,百亩什一取。

是时人足食,狼戾厌禾稌。

呼醪击肥鲜,含哺醉起舞。

此乐不复见,使我热衷腑。

所冀良有司,善政去苛虎。

捍吏不打门,疮孔或少补。

作诗告民牧,殷勤为摩抚。

(0)

耕云

桐邱先生笑开口,问我湖田不知亩。

一卷神农百谷经,今日居然落我手。

农夫十耦牛十角,公家什一我什九。

大田之稼岁十千,与公岁岁为春酒。

(0)

和穆父新凉

家居妻儿号,出仕猿鹤怨。

未能逐什一,安敢抟九万。

常恐樗栎身,坐缠冠盖蔓。

受知如负债,粗报乃焚券。

但知眠牛衣,宁免刺虎圈。

清风来既雨,新稻香可饭。

紫蟹应已肥,白酒谁能劝。

君今崔、蔡手,政比赵、张健。

三公行可致,一语先自献。

幸推江湖心,适我鱼鸟愿。

(0)

适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体相答

适斋一片心,它人难与比。

少时发此念,乐施到莫齿。

婚姻成者众,葬埋不知几。

义气追古人,仁风动桑梓。

利益及物物,方便形事事。

先正有此言,源流固有自。

外家有大池,清波照丛桂。

来者不问谁,小大听盈器。

及其旱将涸,一雨复清泚。

我舅为欣然,作诗自言志。

平生欲济人,往往多割己。

向来俸可分,挂冠踰一纪。

心勤力不逮,不得尽如意。

安得有赀财,如此池中水。

来求则应之,吾心斯足矣。

长篇笔馀力,亹亹遂满纸。

病足正僵卧,三诵为之起。

韵险不容次,愚言不能止。

公曰汝答我,只用元白体。

公心与天通,言合孟轲氏。

菽粟如水火,此意岂不美。

黄金土同价,但恐无此理。

求水易足用,近止及邻里。

上不过饮食,下亦止濯洗。

求财则无厌,来不问远迩。

应者力已竭,求者殊未已。

有如一富翁,独处百家市。

始焉逐什一,贫富本相济。

馀波被四邻,人情皆可喜。

久之责望重,争讼随谤毁。

不言理曲直,但谓富者鄙。

尧舜有至仁,犹病在博施。

所以汉刘德,其言有深旨。

富者民之怨,百万辄散弃。

贫富各有分,取予尤不易。

生长在舅侧,义事熟于耳。

颇亦知为人,缓急力不计。

舅言出于仁,甥言裁以义。

二者若不同,同归于一揆。

爱苟无差等,兼爱几墨子。

岂惟道非中,安有力及此。

仁民与爱物,要自亲亲始。

(0)
诗词分类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写草 气节 沧桑
诗人
胡奎 卢龙云 曹家达 彭汝砺 释德洪 邵宝 释函是 吴与弼 陆深 释函可 黎民表 朱诚泳 李之世 项安世 林光 佘翔 释居简 于慎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