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形容凉爽;寒凉。 元 揭傒斯 《饶隐君墓志铭》:“花气袭衣,竹阴满地,使人冷然忘归。” 明 何景明 《秋夜》诗:“冷然感秋思,况復听征鸿。”《红楼梦》第六六回:“ 湘莲 听了,冷然如寒冰侵骨。”
(2).形容超脱、冷淡的神情。 宋 苏轼 《叶涛致远见和二首复次其韵》:“永谢汤火厄,冷然超无方。” 鲁迅 《花边文学·过年》:“古 埃及 的奴隶们,有时也会冷然一笑。这是蔑视一切的笑。” 茅盾 《追求》二:“何必如此神经过敏?你不是对于世事的蜩螗已经很能冷然处之而不悲观么?” 丁玲 《韦护》第一章一:“ 韦护 冷然望着他,略带点可笑的神气。”
(1).形容声音清越。 唐 卢纶 《割飞二刀子歌》:“日试曾磨 汉水 边,掌中恄慄声冷然。” 唐 司空图 《二十四诗品·实境》:“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冷然希音。”一本作“ 泠然 ”。
(2).轻妙的样子。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王褒 构采,以密巧为致,附声测貌,冷然可观。”一本作“ 泠然 ”。
- 基本含义
- 冷漠、冷静、不动声色
- 详细解释
- 冷然是一个形容词,用来形容人的态度冷漠、冷静,不流露出真实的感情。它表示一个人在面对困境或挫折时能够保持冷静、不动声色,不受外界影响。
- 使用场景
- 冷然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面对挑战、困难或不愉快的情况时表现出的冷静和淡定。它常常用于描述在面对压力或危机时保持冷静的人,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表面冷漠,内心却很热情。
- 故事起源
- 冷然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后汉书·班彪传》中。据传,班彪是东汉末年的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他在《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些有关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故事。在其中的一篇传记中,班彪描述了一个人在遭受重大打击后能够保持冷静和淡定的情况,用了“冷然”来形容这个人的态度。
- 词语结构
- 冷然是由形容词“冷”和副词“然”组成的。其中,“冷”表示冷漠、冷静,而“然”表示的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状态。
- 例句
- 1. 面对困难,他始终保持冷然的态度。2. 老师在批评他的时候,他表面冷然,但内心却很受伤。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冷然”联想为一个人面无表情地站在冷冰冰的冰山上,表达出他的冷漠和冷静。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冷然相关的成语,如“冷嘲热讽”、“冷暖自知”等,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在考试前一天就已经冷然地准备好了。2. 初中生:她面对挫折时总是能保持冷然的态度。3. 高中生:虽然他表面冷然,但我们知道他内心其实很伤心。4. 大学生: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上,保持冷然的心态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