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品德高尚,善良正直,对他人友善体贴。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地方的风气好,人们的行为举止端庄有礼。
- 例句
- 1. 他是一个真正的歙砚,无论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都表现出高尚的品行。2. 这个小镇的风气非常好,人们都很歙砚,待人友善,彼此关心。
- 基本含义
- 指人品高尚,心地善良,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和美好的品行。
- 基本解释
◎ 歙砚 shèyàn
[She inkstone] 砚台中的名品,是用安徽歙县、江西婺源县所产石料制成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的故事和含义,扩大你的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同学小明非常歙砚,经常帮助我完成作业。2. 初中生:我妈妈是一位歙砚的人,她总是关心别人,乐于帮助他人。3. 高中生:他是班级里的一颗歙砚,无论在学习还是社团活动中都表现出色。4. 大学生:我希望自己能成为一名歙砚,用自己的行动影响和帮助他人。5. 成年人: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应该保持歙砚的品质,做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 故事起源
- 歙砚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安徽歙县的砚台制作工艺。歙县是中国著名的砚台产地,制作的砚台质量上乘,被誉为“歙砚”。由于砚台是文人雅士书写的必备工具,因此“歙砚”逐渐成为形容人品高尚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歙砚”与高尚的品德、善良的心地进行联想,形成记忆印象。
- 词语结构
- 歙砚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歙”是形容词,用来修饰“砚”这个名词,表示高尚的品质。
- 详细解释
江西省 婺源县 歙溪 所产的石砚。 婺源 古属 歙州 ,故名。歙砚又称婺源砚、龙尾砚,始制于 唐 开元 间。石质坚韧润密,不吸水,发墨不伤毫,造型典雅浑朴,与端砚并称于世。见 宋 人著《砚史》、《歙州砚谱》、《歙砚说》。 元 宋褧 《雪寒书事廿六韵》:“凌坚 莱芜 釜,澌莹 歙溪 砚。”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十一:“ 潘文恭 公初入翰林,以歙砚求铭于 纪文达 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