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质,特别是在商业交往中,诣实的人更容易建立信任关系。也可用于形容事物的真实可靠。
- 例句
- 1. 他一向诣实,说到做到。2. 这家公司以诣实著称,合作伙伴对他们非常信任。
- 基本含义
- 诚实可信、言行一致。
- 基本解释
(1).符合实际。 唐 刘知几 《史通·载文》:“唯 王劭 撰 齐 隋 二史,其所取也,文皆诣实,理多可信,至於悠悠饰词,皆不之取。”《元典章·兵部三·驿站》:“ 燕 南 河 北,车站人户,远年逃窜,有司不肯诣实申报。”
(2).指核查是否符合实际。 宋 俞文豹 《吹剑录》:“本学诸生列状,谓迎贼时先生称疾不赴……由是行下本州诣实。”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言而有信”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诣实的同学一起玩,因为他们从来不说谎。2. 初中生:老师说要改进作业,我们要诣实地去完成。3. 高中生:在考试中,诣实的学生往往能获得更好的成绩。4. 大学生:在实习中,诣实的态度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良好的职业形象。
- 故事起源
- 古代有个人名叫郭泰,他在家族企业中担任要职,一直以来都以诚实守信著称。有一次,郭泰的家族企业面临重大的商业决策,需要与合作伙伴达成协议。合作伙伴对郭泰表示怀疑,担心他们的利益无法得到保障。郭泰为了证明自己的诚信,就与合作伙伴签订了一份特殊的协议,承诺如果无法履行合作协议,将自愿接受惩罚。结果,郭泰不仅按时完成了合作协议,而且在商业圈中声誉大增。后来,人们用“诣实”来形容诚实守信的人。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成“一诺千金”,表示一个人一旦发出承诺,就能够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可信。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诣实是指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形容人言行诚实可信,信守承诺,不言而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