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6日(农历三月十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重闱的词语解释
重闱的意思
拼音:zhòng wéi    注音:ㄓㄨㄙˋ ㄨㄟˊ
基本解释

(1).重重宫门。指深宫。《三国志·吴志·贺邵传》:“古之圣王,所以潜处重闈之内而知万里之情……任贤之功也。” 唐 张说 《奉和圣制春中兴庆宫酬宴应制》:“御楼横广路,天乐下重闈。”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上:“圣明纂绪,宗社又安,怡愉重闈,共享天下养。”
(2).闺门。《古诗十九首·凛凛岁云暮》:“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闈。”
(3).旧称父母或祖父母。 宋 岳珂 《桯史·周益公降官》:“尊重闈而濡浹於庆施。” 明 何景明 《寿罗山胡侍御》诗:“更喜绣衣经故里,遥看綵服拜重闈。” 清 赵翼 《蒋心馀孙立中来谒感赋》诗:“报 刘 更听重闈老,存殁相关泪满巾。”

基本含义
指重要的会议或辩论,也泛指重要的场合或会议。
详细解释
重闱一词源于古代官员会议时的布置方式。在古代,会议时通常会在两侧设置重重障碍,限制参会人员进出,以维持会议的秩序。因此,重闱成语的含义延伸为重要的会议或辩论。此外,它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重要的场合或会议。
使用场景
重闱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形容重要的会议、辩论或其他重要的场合。可以用来形容政府会议、商务洽谈、学术讨论等场景。此外,也可以用于形容一些重要的决策或议题的讨论。
故事起源
重闱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李斯列传》中。据传,秦始皇时期,李斯在朝廷上提出了一项重要的改革方案,希望能够通过改革来巩固秦朝的统治。为了确保这个方案的顺利进行,李斯请求将会议场设置为重重障碍,以保护会议的秩序,避免外界的干扰。这个故事成为了重闱这个成语的起源。
词语结构
重闱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四字成语。
例句
1. 这次会议是重闱,务必要做好充分的准备。2. 政府高层举行了一次重闱,讨论国家的发展战略。3. 学术界的重要会议是重闱,各位学者应该积极参与。
记忆技巧
可以将重闱这个成语与“重重障碍”联系起来,来帮助记忆其含义。同时,可以通过构建与会议、辩论相关的场景来加深记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会议、辩论相关的成语,如“群英会”、“百家争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班级的班会是重闱,我们要认真听老师的讲话。2. 初中生:学校举行了一次重闱,讨论如何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3. 高中生:参加了一次重闱,我对自己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入的了解。4. 大学生:学校组织了一次重闱,讨论如何改善学生的学习环境。5. 成年人:公司的重闱决定了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每个员工都应该积极参与其中。
(0)
诗文中出现“重闱”的诗词

元夕二首·其一

故园今夕是元宵,独向蛮村坐寂寥。

赖有遗经堪作伴,喜无车马过相邀。

春还草阁梅先动,月满虚庭雪未消。

堂上花灯诸弟集,重闱应念一身遥。

(0)

御宴蓬莱岛

晓入重闱对冕旒,内家开宴拥歌讴。

驼峰屡割分金碗,马奶时倾泛玉瓯。

禁苑风生亭北角,寝园日转殿西头。

山前山后花如锦,一朵红云侍辇游。

(0)

古诗十九首·其十六

凛凛岁云暮,蝼蛄夕鸣悲。

凉风率已厉,游子寒无衣。

锦衾遗洛浦,同袍与我违。

独宿累长夜,梦想见容辉。

良人惟古欢,枉驾惠前绥。

愿得常巧笑,携手同车归。

既来不须臾,又不处重闱

亮无晨风翼,焉能凌风飞。

眄睐以适意,引领遥相睎。

徙倚怀感伤,垂涕沾双扉。

(0)

冬至

客床无寐听潜雷,珍重初阳夜半回。

天地未尝生意息,冰霜不耐鬓毛催。

春添哀线谁能补?岁晚心丹自动灰。

料得重闱强健在,早看消息报窗梅。

(0)

除夕哭祖母三首·其一

千里重闱罢倚门,此生宁复侍晨昏。

贻谋远为儿孙计,罔极真同父母恩。

萱吐北堂空被雪,婺沈东海忽无垠。

数回欲办屠苏酒,谁向泉台致一尊。

(0)

子夜四时歌

朝朝听鹊报,日日掩重闱

莫踏门前柳,留踪待郎归。

日出望车尘,徘徊至日曛。

拾得红茜草,归染石榴裙。

凄凄复凄凄,月出光尚微。

郎衣犹未绽,何得理侬衣。

河水结层冰,疾风吹旷野。

嗟尔衣裳单,独宿在车下。

(0)
诗词分类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诗人
崔致远 蔡松年 吴存 徐釚 傅察 龚翔麟 张乔 魏学洢 李若水 张伯端 徐玑 裘万顷 柳亚子 叶恭绰 胡曾 朱庆馀 赵师秀 王勃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