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若干。表示不定数。 南朝 梁 任昉 《<王文宪集>序》:“是用缀缉遗文,永貽世范,为如干秩,如干卷。”《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元年》:“知院官始见不稔之端,先申,至某月须如干蠲免,某月须如干救助。” 胡三省 注:“如干,犹言若干也。 程大昌 曰:若干者,设数之言也。干,犹箇也。若箇,犹言几何枚也。又説:干者,十干,自甲至癸也,亦以数言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青梅》:“ 张 母大喜,多方乞贷,共得如干数。”
- 基本含义
- 如实、如实地
- 详细解释
- 如干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第一个字“如”表示“如同、像”,第二个字“干”表示“事实、实际”。如干的基本含义是指按照事实、实际情况来做事、说话,不虚假、不夸大。
- 使用场景
- 如干这个成语通常用于劝告他人要真实、诚实地做事或者说话,不要夸大事实或者说谎。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做事踏实、可靠,言行一致。
- 故事起源
- 《史记·李斯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李斯在秦朝为丞相时的一次经历。当时,李斯奉命前往齐国劝降,但齐国国君并不相信他的话,认为他是来诱骗的。为了证明自己的诚意,李斯当众割下自己的肉,以此表示自己的诚实和真实。后来人们用“如干”来形容一个人言行真实可靠的样子。
- 词语结构
- 如干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形容词“如”和名词“干”组成。
- 例句
- 1. 他说话一向如干,从不夸大事实。2. 在面试中,要如干地回答问题,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
- 记忆技巧
- 可以联想“如干”中的“如”字,想象成一个人的形状,像一个人站在事实的一边,真实地面对着一切,不虚假、不夸大。
- 延伸学习
- 学习其他与真实、诚实相关的成语,如“实事求是”、“实话实说”等,扩大对诚实、真实的理解和运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考试成绩如干地告诉了妈妈。2. 初中生:老师强调我们要如干地完成作业,不要抄袭。3. 高中生:在写作文时,我们要如干地陈述观点,不要夸大事实。4. 大学生:在面试时,要如干地回答问题,不要夸大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