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通常用于描述一个人或组织以强大的力量吞并其他人或组织,表达对弱者的压迫和侵略行为的不满。
- 例句
- 1. 这家公司一直在市场上鲸吞其他竞争对手,已成为行业的霸主。2. 强大的国家不应该用鲸吞的方式对待弱小的邻国。
- 反义词
蚕食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或势力以强大的力量吞并其他人或势力。
- 基本解释
◎ 鲸吞 jīngtūn
[swallow like a whale] 像鲸鱼一样地吞食,多用来比喻侵吞土地
大则鲸吞虎据。——《旧唐书·肖铣等传论》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成语,如“强龙不压地头蛇”、“以大欺小”等,以拓展对于权势和压迫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大哥哥鲸吞了我所有的糖果,太不公平了!2. 初中生:这家企业鲸吞了许多小公司,扩大了市场份额。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帝国通过鲸吞其他国家来扩张领土。4. 大学生:大公司通过鲸吞小公司来实现垄断市场,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 故事起源
- 鲸吞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列御寇》:“鲸吞而藉之。”这里的“鲸吞”形象地描绘了强者吞噬弱者的情景。
- 英文翻译
1.swallow like a whale; annex (territory)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鲸吞”词语与鲸鱼的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巨大的鲸鱼张开大口吞噬其他小鱼,以此来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汉字组成,第一个字“鲸”表示大鲸鱼,第二个字“吞”表示吞咽。
- 详细解释
(1).被鲸鱼吞食。 唐 杜甫 《渼陂行》:“鼉作鲸吞不復知,恶风白浪何嗟及。” 明 何景明 《观涨》诗:“鲸吞鰲横那可测,盘涡骇浪谁能平?”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席方平》:“鱼食鲸吞,螻蚁之微生可悯。”
(2).像鲸鱼一样地吞食。多形容饮酒放量豪饮。 明 徐渭 《无题》诗:“半生不復作鲸吞,白饮无红搅不浑。” 明 郎瑛 《七修类稿·辩证下·张天锡》:“﹝ 张天锡 ﹞其豪放飘逸,则鲸吞海吸。” 清 曹寅 《广陵载酒歌》:“即今鲸吞作豪举,自古蛇足憎纤苛。”
(3).犹兼并。《旧唐书·萧铣杜伏威等传论》:“自 隋 朝维絶,宇县瓜分;小则鼠窃狗偷,大则鲸虎吞据。” 清 顾炎武 《洛阳》诗:“鹤望将焉属,鲸吞未息争。” 郭沫若 《盲肠炎·不读书好求甚解》:“你们假如觉悟到你们的产业终久会被外人鲸吞……那你们当然尽可以前来实行新国家主义,前来作无产阶级的伴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