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恭谨应答之词。犹言遵命。《穀梁传·文公六年》:“ 襄公 曰:‘诺。’谓 夜姑 曰:‘吾始使 盾 佐汝,今女佐 盾 矣。’ 夜姑 曰:‘敬诺。’”《战国策·齐策一》:“﹝ 宣王 曰﹞:‘客肯为寡人来 靖郭君 乎?’ 齐貌辨 对曰:‘敬诺。’”《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长桑君 亦知 扁鹊 非常人也。出入十餘年,乃呼 扁鹊 私坐,閒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扁鹊 曰:‘敬诺。’”
- 基本含义
- 诚实守信,恪守诺言。
- 详细解释
- 敬,尊重;诺,承诺。敬诺即尊重并遵守诺言,表示一个人言出必行,信守承诺的品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一个人言行一致,信守诺言的品质。也可以用来劝告他人要守信用,信守承诺。
- 故事起源
- 敬诺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历史典故。相传,春秋时期,齐国的大夫孟尝君曾经和韩国的公子骞有约定,如果齐国大夫的儿子能够取得第一名,韩国公子就会把他的妹妹嫁给他。结果,孟尝君的儿子果然考取了第一名,但是韩国公子却违背了诺言,不愿意嫁给孟尝君的儿子。孟尝君非常愤怒,他认为韩国公子没有守信用,违背了诺言。因此,人们就用“敬诺”来形容一个人守信用,言出必行的品质。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例句
- 1. 他一直敬诺,从来不轻易说出不能实现的承诺。2. 作为一名商人,诚实守信,敬诺是最基本的道德准则。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敬诺”分解成“敬”和“诺”,并联想到“尊重”和“承诺”这两个词,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诚实守信相关的成语,如“守信用”、“言出必行”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和小明一起玩,因为他总是敬诺,不会欺骗我。2. 初中生:作为班长,我要带头敬诺,言出必行,以树立好榜样。3. 高中生:面对重要考试,我要敬诺自己,努力学习,争取取得好成绩。4. 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我要敬诺,保持诚实守信的原则,赢得他人的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