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据险这个成语常用于军事、战争或者比喻战略防守等场景。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人们在困境中寻找合适的方式来保护自己或抵挡外来的压力。
- 例句
- 1. 在这个困难的时期,我们要紧紧据险,保持冷静。2. 面对强大的竞争对手,我们必须据险抵挡。
- 基本含义
- 依靠险要地势进行防御或抵抗。
- 基本解释
◎ 据险 jùxiǎn
[rely on natural barrier] 依凭险要之地而防守
据险顽抗
- 延伸学习
- 学习中国古代的军事战略,了解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战争和将领,可以帮助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据险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们在比赛中据险保护自己的目标。初中生: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据险抵挡,坚持自己的信念。高中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我们要据险抵挡外界的压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大学生:面对挑战,我们要据险抵挡,勇往直前。成年人:在职场中,我们要据险防守,保护自己的利益。
- 故事起源
- 据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史记·项羽本纪》中。公元前202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遭遇刘邦的军队,他决定在险要地势的鸿门宴上进行防守。虽然最终项羽失败,但这个成语由此得名。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据险这个成语。可以想象自己站在一个险峻的山峰上,依靠山势来保护自己,抵挡敌人的进攻。
- 词语结构
- 据险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据”是动词,意为依托、依靠;“险”是名词,意为险要的地势。
- 详细解释
凭险而守;凭借险要。 晋 陆机 《汉高祖功臣颂》:“东窥 白马 ,北距 飞狐 ;即仓 敖庾 ,据险 三涂 。”《新五代史·后蜀世家·孟昶》:“ 昶 幸 晋 汉 之际,中国多故,而据险一方,君臣务为奢侈以自娱,至於溺器,皆以七寳装之。”《三国演义》第一一○回:“ 蜀 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