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官诰的词语解释
官诰的意思
拼音:guān gào    注音:ㄍㄨㄢ ㄍㄠˋ
使用场景
可以用来形容正式的文件、公告、声明等,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权威机构或个人发布的公告或声明。
例句
1. 这份官诰宣布了新的法律规定。2. 市政府发布了一份官诰,要求居民遵守垃圾分类规定。
基本含义
指官方发布的文书,也用来比喻权威或正式的文件。
基本解释

皇帝赐爵或授官的诏令。 唐 杜荀鹤 《贺顾云卿侍御府主与子弟奏官》诗:“《孝经》始向堂前彻,官誥当从幕下迎。” 宋 孟元老 《东京梦华录·育子》:“至来岁生日,谓之‘周晬’,罗列盘琖於地,盛菓木、饮食、官誥、笔研、筭称等经卷针綫应用之物,观其所先拈者,以为徵兆,谓之‘试晬’。” 元 王实甫 《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 张珙 如愚,酬志了三尺龙泉万卷书; 鶯鶯 有福,稳请了五花官誥七香车。” 清 赵翼 《李郎曲》:“五花官誥合移封,郎不言劳转谦谢。”

延伸学习
可以了解古代中国的官制和官方文书的种类,以深入理解“官诰”成语的使用背景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在官诰上写下了我们班的优秀表现。2. 初中生:政府发布了一份官诰,要求学生积极参加环保活动。3. 高中生:学校校长发布了一份官诰,表彰了我们学校的优秀毕业生。4. 大学生:政府发布了一份官诰,号召大家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
故事起源
官诰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官府会通过官方文书来宣布重要的消息和命令,这些文书被称为“官诰”。因此,官诰成语用来比喻具有权威性和正式性的文件或声明。
记忆技巧
可以将“官诰”与官方发布的文书联系起来,想象在古代,官方通过官诰来宣布重要消息和命令的场景,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主要由“官”和“诰”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官诰是古代官方发布的文书,通常用来宣布诏令、命令、法令等。成语“官诰”比喻具有权威性和正式性的文件或声明。
(0)
诗文中出现“官诰”的诗词

长乐陈士宜三桂堂

七闽南宋旧繁华,乔木朱门非几家。

新宁甲第开三桂,云是中山有妫裔。

拖金跃马绾银章,兄弟蝉联被宠光。

绣箧黄绫官诰重,银勾华扁御书香。

儒英门对千峰秀,三树蟠根日应厚。

密色三时绿覆檐,飞霜九月凉侵牖。

阴阴丘木护泉宫,岁岁云孙尚扫松。

秋菊春兰时祀别,褒衣博带古人同。

故家文献今如此,累叶犹能拾青紫。

请君回首赵家陵,大梁落叶秋声里。

(0)

颜鲁公名印歌

颜家世宝鲁公印,我初见之光夺矑。

倚天柱地赤文两,铜八分广径亦如。

何论仓籀孰秦汉,招摇输金造化炉。

公之灵爽照千古,洞天琳腴结蕊珠。

英英握拳透爪力,侃侃正士端人书。

想当印印锥罢画,小署纸尾腥红朱。

初疑砥罢卢奕面,泪痕血渍交模糊。

不然老臣忠义胆,一腔色正离方朱。

当时河北廿四郡,大名独邀天子呼。

世称鲁公不姓氏,况千载后鲰生乎。

口噤遑敢以手摸,触著恐犯蛟螭衙。

颇嫌官诰尚书印,九叠盘曲伤形模。

虽然物以人重耳,以此较彼徒区区。

诗成更乞印一纸,佩作肘后龙威符。

要扶心脏作正气,魂梦不敢流荒诬。

复愁雷电忽下取,神物一失如亡逋。

(0)

孤鸾.为尤悔庵悼亡

乱鸦啼歇。正钿瑟空弹,凤箫声咽。

为忆梁鸿举案,向谁重说。

梦到故园庭院,恰漫天、谢庭飞雪。

枉自金门待诏,怅椒花颂绝。想少君、德曜芳名揭。

官诰五花,九霄重接。怎向瑶池去,惹安仁凄切。

回头玉河春暖,又看看、芳菲时节。

吟取哀蝉落叶,增几茎华发。

(0)

罗信言十二月廿三立春后一日进见奉天殿下得除备用库大使有诗寄其家用韵

六管灰飞万象春,故人百拜觐枫宸。

瑶阶日近恩光接,黼座云开喜色新。

绮采朝衫分筴笥,绫花官诰出丝纶。

书生正在艰难际,莫道茅斋尚隐沦。

(0)

吴禹畴副使使便还吴江觐省

重明瞻丽正,弘治建初元。

圣作群方睹,星流使节奔。

费蒙颁道里,便喜过家门。

书日方三接,寒暄岂一言。

趋庭尝独立,加饭为平反。

王事真无暇,亲恩亦未谖。

银鱼羞笠泽,彩鹢动湘沅。

石建裙方涤,王延被未温。

法冠惊豸立,官诰讶鸾鶱。

乡里恩光满,人生乐事繁。

莼香莫留恋,厩吏候行轩。

(0)

失调名

叠假山、得保义。幞头上、带著百般村气。

做模样、偏得人憎,又识甚条例。今日伏惟安置。

官诰又来索气。不如更叠个盆山,卖八文十二。

(0)
诗词分类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诗人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刘攽 陈毅 郭祥正 边贡 韩维 张昱 方岳 王鏊 庄昶 文同 陈著 楼钥 司马光 吕本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