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报的词语解释
耳报的意思
拼音:ěr bào    注音:ㄦˇ ㄅㄠˋ
基本解释

比喻暗中报告消息者。即暗探。《西游记》第八二回:“ 孙大圣 ,他却变得轻巧,在耳根后,若像一个耳报;但他説话,惟 三藏 听见,别人不闻。”《醒世姻缘传》第三二回:“您不合奶奶説,奶奶有耳报么?”亦称“ 耳报神 ”。《红楼梦》第四七回:“这又不知是来做耳报神的,也不知是来做探子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六回:“你又是那里来的耳报神?我昨夜当面的还没有知道,你倒知道的这么详细?” 姚雪垠 《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八章:“‘他妈的,真快!’ 献忠 骂了一句,看着 自成 说,‘可是, 张大经 的耳报神虽然很灵,咱的耳报神也不弱。’”

基本含义
耳朵听到的消息或传闻。
详细解释
耳报是由“耳朵”和“报”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耳朵是人们用来听声音的器官,而“报”字指的是传递消息。耳报的基本含义是通过耳朵听到的消息或传闻。它形象地描述了人们从别人那里听到的消息,并且这些消息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构的。
使用场景
耳报一词常常用于形容人们通过耳朵听到的消息或传闻,并且这些消息往往没有经过核实。它可以用来描述人们流传的谣言、八卦新闻或者未经证实的传闻。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耳报来警示自己不要轻易相信别人传来的消息,而应该以事实为依据做出判断。
故事起源
耳报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故事。相传,在古代有一位名叫瞎子探宝的人,他只有一只眼睛能看见。有一天,他听到了一条关于宝藏的消息,但是他无法确定这个消息的真实性。于是,他找来了一些人帮他寻找宝藏。这些人通过耳朵听到了这个消息,并且传递给了瞎子。最终,他们找到了宝藏,这就是耳报这个成语的由来。
词语结构
耳报是一个由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耳”是形象地描述人们听到消息的方式,而“报”则表示消息的传递。
例句
1. 他听到了一条耳报,说公司要裁员。2. 别轻易相信耳报,要以事实为依据。
记忆技巧
记住耳报这个成语可以使用以下记忆技巧:将“耳”字想象成一个耳朵,而“报”字则想象成一张纸上面写着消息的样子。通过将这两个字形象化,可以更容易地记住这个成语的意义。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成语的意义和用法,以丰富你的汉语词汇。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听到了一个耳报,说明天要下雨。2. 初中生:同学们之间经常传递耳报,有时候是真的,有时候是假的。3. 高中生:我不相信那些耳报,我只相信经过证实的消息。4. 大学生:在大学里,很多耳报都是八卦新闻,我们应该理性对待。5. 成年人:我不会轻易相信耳报,我会通过多方面的渠道来核实消息的真实性。
(0)
诗文中出现“耳报”的诗词

寄卢公武兼问殷孝伯安信

忆昔雨别去涂难,喜得云归旧谷盘。

郡乘手挥狐史笔,斋居头戴鹿皮冠。

草生林馆皆书带,竹老溪园可钓竿。

独念咸阳殷博士,有无黄耳报平安。

(0)

泾原行送王南江郡伯之任

五马何翩翩,金带绯袍鲜。

王子且驻节,听我歌泾原。

天下都邑称关中,关中要地泾原雄。

山川秀拔更险阻,襟带中华今古同。

黄河汇其阴,崆峒奠其阳。

左控右扼称四塞,面势博大森开张。

风气朴茂近淳古,习俗沉雄盛材武。

先王德化俨犹在,尚义知方似邹鲁。

重城屹屹称雄奇,边人亦或窥郊圻。

弯弓矫矢射汉月,百里时见烟尘飞。

汉家保障重刺史,况是兹邦逼戎垒。

往哲勋名代有之,岂无寻常牧民比。

王子才识真罕伦,不是寻行数墨人。

宠命新承人共羡,拂拭干将意气振。

朝辞帝都城,远望泾河水。

可蓝山下青草深,勤武堂前暮云紫。

绥戢流殍苏沉疴,十邑酿作春风和。

省农时露冕,吊古还悲歌。

书生共说知我寡,试看往哲何为者。

休教桴鼓动边尘,莫使蕃人来牧马。

我歌泾原行,送子之泾原。

期年侧耳报嘉政,伫见徵书下九天。

(0)
诗词分类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诗人
吴儆 李涉 晁迥 王尔烈 钱珝 王闿运 徐元杰 谢枋得 郭璞 晁端礼 徐俯 郎士元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