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笺疏的词语解释
笺疏的意思
拼音:jiān shū    注音:ㄐㄧㄢ ㄕㄨ
基本解释

犹笺注。 宋 曾巩 《南轩记》:“然而六艺百家,史氏之籍,笺疏之书,与夫论美刺非……罔不毕载。” 清 戴名世 《己卯行书小题序》:“今夫道具载于四子之书,幽远閎深,无所不具,乃自 汉 唐 诸儒相继,训詁笺疏,卒无当于大道之要。” 郭沫若 《讨论注译运动及其他》:“他把德文逐字译成英文,把英文逐字译成华字,依华文文例整顿一遍之后,再来插说几句以当笺疏。”
牋疏:章奏;书信。《三国志·吴志·吕蒙传》:“ 蒙 少不脩书传,每陈大事,常口占为牋疏。”《北史·萧大圜传》:“ 大圜 恐谗愬生,乃屏絶人事,门客左右,不过三两人,不妄游狎,兄姊间,止牋疏而已。”《宋史·杨克让传》:“ 赵普 守 西洛 ,府中牋疏,皆 希閔 所为。”

基本含义
指文章或书信的内容或结构简洁明了,不繁琐冗长。
详细解释
笺疏是由“笺”和“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笺”指的是简短的文字记录,常用于书信或文稿的批注。而“疏”则表示内容或结构简洁明了。因此,笺疏这个成语形容的是文章或书信的内容或结构简洁明了,不繁琐冗长。
使用场景
笺疏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文章、书信的简洁明了,适用于各种写作场景。例如,在写公文、论文、报告等正式文书时,如果能够做到笺疏,能够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传达的信息。
故事起源
关于笺疏的故事并没有明确的记载,但可以从成语的字义来推测其起源。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在写信或创作文章时,注重文字的简洁明了,以便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因此,笺疏这个成语可能是从这种古代写作风格中衍生出来的。
词语结构
主要由两个汉字组成,形式简洁明了。
例句
1. 这篇文章的写作风格非常笺疏,让人一目了然。2. 他的书信总是言简意赅,非常笺疏。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记忆笺疏这个成语:1. 将“笺”和“疏”两个字分别记忆,理解其含义。2. 想象写信或写文章时,希望内容简洁明了,不繁琐冗长的情景。
延伸学习
1. 学习其他与写作风格相关的成语,例如“简明扼要”、“言之有物”等。2. 阅读经典文学作品,并注意作者的写作风格和语言表达方式。3. 练习写作,尝试用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作文写得很笺疏,老师都能一下子看明白。2. 初中生:为了让读者更容易理解,我在写文章时尽量做到笺疏。3. 高中生:写作时要注意内容的简洁明了,做到笺疏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4. 大学生:在写论文时,要注意结构的合理性和内容的简洁明了,做到笺疏是很重要的。
(0)
诗文中出现“笺疏”的诗词

谢刘纯父惠布

嘉树种木棉,天何厚八闽。

厥土不宜桑,蚕事殊艰辛。

木棉收千株,八口不忧贫。

江东得此种,亦可致富殷。

奈何来瘴疠,或者畏苍旻。

吾知饶信间,蚕月如岐邠。

儿童皆衣帛,岂但奉老亲。

妇女贱罗绮,卖丝买金银。

角齿不兼与,天道斯平均。

所以木棉利,不畀江东人。

避秦衣木叶,矧肯羞悬鹑。

天下有元德,孔融愿卜邻。

绨袍望不及,共裘心自仁。

赠我以两端,物意皆可珍。

洁白如雪积,丽密过棉纯。

羔缝不足贵,狐腋难拟伦。

絺纩皆作贡,此物不荐陈。

岂非神禹意,隐匿遗小民。

诗多草木名,笺疏徒谆谆。

国家无楚越,欲识固无因。

剪裁为大裘,穷冬胜三春。

拜嘉重感激,触物尤酸辛。

吁嗟彼寒谷,邹律今不神。

三宫坐穹庐,雨雪或十旬。

安得移此惠,飞到君王身。

塞上寒堕指,挟纩谁为温。

人各赐两端,费银二万斤。

大军四十万,谈笑却胡尘。

感君道义交,何异骨肉亲。

可与知者道,众人笑且嗔。

玉案未能报,琼琚情则真。

春秋二百年,币交几君臣。

季札有赠好,千古尚如新。

(0)

摸鱼儿·其三

三百年、人间天上,遽如许、遽如许。

落花寒食东风雨,漠漠长陵抔土。魂归否。

怕些不分明,又堕人笺疏。且无相负。

记昔与诸贤,共谈洛下,曾识老人父。

牛衣泪,冷落闻鸡东府。风尘曾独深虑。

子规声断长门晓,春梦不堪重做。千万古。

但目极心伤,宛转虞兮楚。江东日暮。

想野草荒田,而今何处,不待雍门鼓。

(0)

丁丑正月赠刘恭甫即以留别

六经厄秦火,汉儒勤考稽。

司农集大成,胸次无町畦。

后人训诂学,于兹得阶梯。

君家富经术,世业承青藜。

逮子复博洽,笺疏穷端倪。

染翰为文章,笔力追昌黎。

余事及诗赋,摆脱寻常蹊。

鸾皇发清啸,不作寒蛩啼。

我初识子时,介绍由璜溪。

龙门同御李,一见深交缔。

每当肄业顷,扃门发新题。

俭腹无可搜,音屡误雌霓。

赖子行秘书,三箧指我迷。

行随千里足,驽马亦駃騠。

名高旁人妒,往往俱遭诋。

岂无赏识者,刮目资金篦。

邑志重纂修,局开鹭坊西。

子首应徵聘,笔砚随身赍。

滥竽更及我,左右劳挈提。

体例互参酌,嘉味调盐醯。

疵颣互抉摘,良药进刀圭。

悔翁今作家,烛理如然犀。

谓我大事记,与子蓺文齐。

泰山高且峻,肯为培塿低。

既惭复以幸,黾勉事攀跻。

况此十年中,佳日常招携。

挑菜莫愁榭,采菱玄武堤。

飞霞及灵谷,穷探仙佛栖。

觞咏乐复乐,唱和赋萚兮。

他时寻爪印,历历皆鸿泥。

阳和催淑景,雪释冰流澌。

计偕期在迩,门外车驾輗。

行当与子别,一曲听歌骊。

功名亦何物,得失争虫鸡。

感子缠绵意,酒酌金玻璃。

祝我赴长安,春风健马蹄。

自分骨相寒,不称居金闺。

江南夏四月,芳草碧以萋。

会当返故里,暂离非久暌。

游览与著述,愿子其少徯。

(0)

登岱

兼旬洁蠲始夙兴,霁色润遍田渠塍。

壶天阁路十五里,已有凉樾来杉藤。

盘盘磴道左右折,舆夫交侧疑横肱。

琅如联吟客语笑,颲颲众谷相然应。

摄心直造万物表,莽苍但以一气凭。

对松山翠转面面,三天门壁穿层层。

俄看突压大山影,不知尽是屯云升。

云与全山浩呼噏,肤寸之绿皆云蒸。

半日?云出云上,一瞰万里山窗凭。

榑桑若木出檐际,大海积气青光承。

徂徕左翼作阶戺,万峰引带皆昆礽。

咫尺天经界垣座,于惟真宰念庶徵。

岁维大和雨旸若,更切育秀于黎烝。

是日云光缦绝顶,瑞匝齐鲁环荚登。

昔者周诗鲁詹颂,笺疏讵写高崚嶒。

后来李白杜甫辈,但取神秀仙灵称。

发育温仁体峻极,处处帝縡光华凝。

纯乎生意塞天地,职司教养宜战兢。

满山松籁奏金石,蔚蓝细写丹霞澄。

大块文章视人领,游圣门者谁能胜。

(0)

树海歌

洪荒距今几万载,人间尚有草昧在。

我行远到交趾边,放眼忽惊看树海。

山深谷邃无田畴,人烟断绝林木稠。

禹刊益焚所不到,剩作丛箐森遐陬。

托根石罅瘠且钝,十年犹难长一寸。

径皆盈丈高百寻,此功岂可岁月论。

始知生自盘古初,汉柏秦松犹觉嫩。

支离夭矫非一形,《尔雅》笺疏无其名。

肩排枝不得旁出,株株挤作长身撑。

大都瘦硬干如铁,斧劈不入其声铿。

苍髯猬磔烈霜杀,老鳞虬蜕雄雷轰。

五层之楼七层塔,但得半截堪为楹。

惜哉路险运难出,仅与社栎同全生。

亦有年深自枯死,白骨僵立将成精。

文梓为牛枫变叟,空山白昼百怪惊。

绿阴连天密无缝,那辨乔峰与深洞。

但见高低千百层,并作一片碧云冻。

有时风撼万叶翻,恍惚诸山爪甲动。

我行万里半天下,中原尺土皆耕稼。

到此奇观得未曾,榆塞邓林讵足亚。

邓尉香雪黄山云,犹以海名巧相借。

况兹荟翳径千里,何啻澎湃重溟泻。

怒籁吼作崩涛鸣,浓翠涌成碧浪驾。

忽移渤澥到山巅,此事直教髡衍诧。

乘篮便低泛舟行,支筇略比刺篙射。

归田他日得雄夸,说与吴侬望洋怕。

(0)

述怀二首·其一

门有吴越士,挢首自言贤。

束带迎入座,抗论崇古先。

摽举文句閒,所守何戋戋。

诽鄙程与朱,制行或异旃。

汉唐勤笺疏,用志诚精专。

星月岂不辉,差异白日悬。

世有宋大儒,江海容百川。

道学一旦废,乾坤其毁焉。

寄语幼诵子,伪论乌足传。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欧阳建 刘言史 李濂 洪秀全 梁佩兰 许衡 李渊 高明 蔡清 陆釴 殷尧藩 梁同书 周敦颐 嵇康 张鷟 王沂孙 宗泽 程钜夫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