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犹洒笔。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养气》:“若销鑠精胆,蹙迫和气,秉牘以驱龄,洒翰以伐性,岂圣贤之素心,会文之直理哉?” 唐 杜甫 《陈拾遗故宅》诗:“到今素壁滑,洒翰银钩连。”《旧唐书·德宗纪论》:“加以天才秀茂,文思雕华。洒翰金鑾,无愧 淮南 之作。” 宋 陈郁 《话腴》:“偶洒翰於小白团扇,书七言十四字。”参见“ 洒笔 ”。
挥笔书写。 宋 赵令畤 《侯鲭录》卷五:“洒翰赠言终不许,援琴请尽奴衷素。”
- 基本含义
- 形容写字或书法流畅自如。
- 详细解释
- 洒翰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用来形容写字或书法的流畅自如,字迹飘逸潇洒。洒翰一词中的“洒”意为洒脱,不拘束,而“翰”则指毛笔或字迹。洒翰的意思是指写字或书法的风格自由潇洒,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韵味。
- 使用场景
- 洒翰一词通常用于描述书法家或文人的书法风格,表达对其书法功底的赞赏。也可以用来形容其他艺术创作或表达方式的流畅自如。
- 故事起源
- 洒翰一词最早见于南朝梁代文学家谢灵运的《世说新语·文学》中。据说当时有一位名叫王翰的书法家,他的字迹飘逸潇洒,被人称为“洒翰”。后来,人们用“洒翰”来形容写字或书法的流畅自如。
- 词语结构
- 动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书法水平高超,字迹洒翰,令人叹为观止。2. 这幅画的线条洒翰,给人一种自由潇洒的感觉。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写字”、“书法”等相关的词语联想记忆,“洒翰”形容写字或书法流畅自如的特点。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书法的发展历史、不同字体的特点,以及其他与艺术创作相关的成语,如“悲壮”、“千秋万代”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写字的时候,字迹洒翰,看起来很漂亮。2. 初中生:他的书法水平很高,字迹洒翰,很有艺术感。3. 高中生:这位书法家的作品字迹洒翰,给人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