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一种上架版屋的巨型竹筏。《新五代史·死节传·刘仁赡》:“ 世宗 攻 寿州 ,围之数重,以方舟载礮,自 淝河 中流击其城;又束巨竹数十万竿,上施版屋,号为竹龙,载甲士以攻之。”
(2).连接在一起的引水竹筒。 宋 陈郁 《藏一话腴》:“ 明 之 慈溪县 西北有 庆安寺 ……寺后有泉出於深谷,僧以巨竹连筒引水,行数里支分於松下石池溢入於谿。 舒龙图 亶 有诗云:‘门前屏障绕潺湲,付与材僧夜定还。松盖作云遮千里,竹龙行雨出千山。’”
(3).一种竹制民间工艺品。《文汇报》1984.2.1:“只要旋动龙头下的撑棒,竹龙即嘎嘎作响,游舞起来。”
- 基本含义
- 指人或事物表面虚有其表,内里空洞,缺乏实质内容。
- 详细解释
- 竹龙是由竹子制成的龙形玩具,它外表栩栩如生,但内部却是空心的。这个成语比喻表面上看起来很有实力或价值,但实际上是虚假的或没有真正的内涵。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事物看似很厉害或有价值,实际上却缺乏真正的实力或内涵。可以用来批评那些只注重外表而不重视内在素质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竹龙的故事起源尚无确切记载。
- 词语结构
- 由两个词组成,分别是“竹”和“龙”。
- 例句
- 1. 他的演讲听起来很有道理,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竹龙。2. 这个产品外观精美,但质量却很差,真是竹龙一把。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竹龙的形象与表面光鲜但内部空洞的事物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该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画龙点睛”、“纸龙”等,了解它们的用法和含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功课看起来很好,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竹龙。2. 初中生:这个游戏外观很炫酷,但实际上只是一堆竹龙。3. 高中生:这个演讲听起来很有说服力,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竹龙。4. 大学生:这个项目看起来很有前景,但实际上只是一场竹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