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纂述常用于学术领域、文学创作、历史研究等方面。在学术论文中,纂述可以用来整理已有研究成果,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在文学创作中,纂述可以对已有的故事情节进行扩展和改写;在历史研究中,纂述可以对史书、史料进行整理和解读。
- 例句
- 1. 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纂述了一本关于中国历史的著作。2. 这位作家在纂述经典小说时,加入了自己的创新和想象。
- 基本含义
- 指对已有的文章、著作进行编辑、整理、修订、加工的过程。
- 基本解释
编纂著述。 唐 李靖 《唐太宗李卫公问对》卷下:“ 太宗 曰:‘深乎节制之兵,得其法则昌,失其法则亡。卿为纂述歷代善於节制者,具图来上,朕当择其精微,垂於后世。’”《宋史·张昭传》:“ 昭 博通学艺,书无不览……藏书数万卷,尤好纂述。” 明 徐渭 《卖书》诗:“带草连年高纂述,巾箱一日去筌蹄。” 梁启超 《论中国学术思想变迁之大势》第三章第二节:“《管子》一书,实国家思想最深切著明者也。但其书必非 管子 所自作,殆 战国 时其后辈所纂述。”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纂述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编辑技巧和写作技巧,提升自己的文学素养和学术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喜欢纂述自己的日记,记录下每天的生活点滴。初中生:老师让我们纂述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我写了一些环保小贴士。高中生:为了写好这篇论文,我花了很多时间纂述已有的研究成果。大学生:在写毕业论文之前,我需要先进行大量的文献纂述和综述。成人:作为一名历史研究者,我经常需要纂述古籍和史书,以便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
- 故事起源
- 纂述这个词语最早出现在《汉书·艺文志》中,意为整理、编辑。后来逐渐演变为指对已有著作进行编辑、修订的意思。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纂述”拆分为“纂”和“述”来记忆。其中,“纂”可以联想为编辑、整理,而“述”可以联想为表达、叙述。将这两个意思结合起来,就能记住纂述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纂述是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 详细解释
- 纂述是指对已有的文章、著作进行编辑、整理、修订、加工的过程。它强调对原有内容的补充和完善,使之更加准确、详尽、有条理。纂述是对已有材料的再创作,需要对原文进行深入理解,然后以自己的语言和角度来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