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地志常用于形容详细记录事物情况的文字,适用于各种写作场景,如学术研究、报告撰写、新闻报道等。也可以用于形容人的文字描述能力十分准确、详细。
- 例句
- 1. 他的报告写得像一部地志,详细记录了整个项目的过程和成果。2. 这篇文章的描述如同一篇地志,令人一目了然。
- 基本含义
- 指地方志书,也用来形容详细记录事物情况的文字。
- 基本解释
◎ 地志 dìzhì
[annals of local history;local chronicles] 记载国或区域的地形、气候、居民、政治、物产、交通等的变迁的书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地方志书的内容和历史,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各地的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作文里写了一篇地志,把我们学校的情况都写进去了。2. 初中生:老师要求我们写一篇地志,介绍我们所在城市的发展历史和特色景点。3. 高中生:我在论文中引用了一篇地志,用来支持我的观点。4. 大学生:我在实地调研后写了一份地志报告,详细记录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状况。
- 故事起源
- 地志一词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形容地方志书的记载内容详实。后来,这个词逐渐引申为形容文字描述详细、准确的意思。
- 英文翻译
1.{地} (一个地区自然地理和人工景物的记载) topology; chorography
- 记忆技巧
- 地志的“地”字可以联想到地方,而“志”字可以联想到记录。可以将“地志”联想成地方的记录,表示详细描述的意思。
- 词语结构
- 地志是一个名词,没有特定的成语结构。
- 详细解释
见“ 地志 ”。
亦作“ 地誌 ”。专记地理情况的书。 晋 张华 《博物志》卷一:“余视《山海经》及《禹贡》、《尔雅》、《説文》、地志,虽曰悉备,各有所不载者,作略説。” 宋 沉括 《梦溪笔谈·辩证二》:“今 东海县 乃 汉 之 赣榆 ,自属 琅琊郡 ,非古之 东海 也…… 延年 ( 石延年 )不讲地誌,但见今谓之 东海县 ,遂以二 疏 名之,极为乖误。” 孙犁 《关于儿童文学》:“有时教子弟念 金 元 的历史,念边疆的地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