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初中生
- 寒食散是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一个成语,意思是在寒食节期间不许生火煮饭。
- 3. 高中生
- 寒食散这个成语源于南北朝时期的介子推故事,用来形容某种规矩或禁忌。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某种规矩、禁忌或传统习俗。
- 例句
- 1. 在寒食节期间,人们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这是寒食散的规矩。2. 这个地方的寒食散习俗非常有特色,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赏。
- 基本含义
- 指寒食节期间,人们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寓意寒食节的规矩和禁忌。
- 基本解释
古代药名。服后宜吃冷食,故名。配剂中主要有紫石英、白石英、赤石脂、钟乳石、硫磺等五种矿石,因又称五石散。相传其方始于 汉 代, 魏 晋 南北朝 名士服用此散,成为一时的风气。往往有服后残废致死的。《世说新语·言语》“ 何平叔 云服五石散” 刘孝标 注引 秦丞相 《寒食散论》:“寒食散之方,虽出 汉 代,而用之者寡,靡有传焉。 魏 尚书 何晏 首获神效,由是大行於世,服者相寻也。”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司马迁二大罪》:“ 晏 ( 何晏 )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彼其所为,足以杀身灭族者日相继也,得死於寒食散,岂不幸哉!” 鲁迅 《而已集·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普通发冷宜多穿衣,吃热的东西。但吃药后的发冷刚刚要相反:衣少,冷食,以冷水浇身。倘穿衣多而食热物,那就非死不可。因此五石散一名寒食散。”参阅《余嘉锡论学杂著·寒食散考》。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习俗和起源,以及其他与寒食节相关的成语和故事。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寒食节期间,我们家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
- 故事起源
- 寒食散这个成语的起源与寒食节有关。相传,寒食节起源于中国南北朝时期,当时有一位忠臣名叫介子推,他为了救国,不顾国家的安危,多次向国王进谏,被国王处以斩首之刑。国王后悔莫及,于是下令在介子推的墓前设坛祭祀,并规定寒食节期间不许生火煮饭,以示悼念忠臣。因此,寒食节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并形成了寒食散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寒食节的起源故事联系起来记忆。想象介子推为了救国而被处死,国王为了纪念他设立了寒食节,人们在这一天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以示对忠臣的敬意。
- 词语结构
- 主语+谓语+宾语
- 详细解释
- 寒食散是中国传统节日寒食节的一个成语。寒食节是每年农历清明节前一天,人们会祭祀祖先、扫墓、野餐等。在这一天,人们禁止生火煮饭,只能吃冷食,以示尊重祖先和纪念忠臣。成语寒食散寓意着寒食节的规矩和禁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