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名)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大都由一人领唱,大家应和。
[构成]
附加式
[例句]
他们在喊劳动号子。(作宾语)
- 英文翻译
1.a work song sung to synchronize movements, with one person leading
- 详细解释
◎ 号子 hàozi
(1) [work song sung to synchronize movement,with one person leading]∶劳动时大伙一起唱的歌,一人领唱,众人应和,以统一步调减轻疲劳
(2) [mark]∶标志;记号
(1).科举考场中生员答卷和食宿之所。人各一小间,每间有编号。《糊涂世界》卷十一:“我时常听説号子里闹鬼,我第一场就遇到这事,我不可不去看看。”
(2).监房。 方志敏 《可爱的中国·狱中纪实》:“二等普通号(即三等号)是最苦最糟的号子。” 邹韬奋 《患难馀生记》第一章:“尤妙的是 李公朴 先生,他好像在学校时代准备演说竞赛似的,不但把所备的材料念得烂熟,而且还要在号子里大练其嗓子。”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三七章:“昏暗的号子里十分拥挤,犯人们多得连翻转身也不方便。”
(3).在集体劳动中协同使劲时,为统一步调,减轻疲劳等所唱的歌。多由一人领唱,众人应和。《西游记》第七三回:“每一个小 行者 ……一齐着力,打个号子,把那丝绳都搅断,各搅了有十餘斤。” 杨朔 《鸭绿江南北》:“许多 朝鲜 战士点起一堆一堆的木柴照着亮,紧张的叫着号子,动手往外拉那些死车。”
(4).犹品类。常与指示代词“这”、“那”连用。 胡万春 《生长在黄浦江边的人》:“有我们这号子人,不用说捞船,就是一座一座山,也会托起来的!” 华纯 等《秧歌剧选·大家好》:“快不要提那号子事啦!”
(5).管乐器。即号筒。参见“ 号筒 ”。
- 基本含义
- 指号角声,也用来形容声音洪亮、响亮。
- 使用场景
- 号子一般用于形容声音洪亮、响亮的情况,可以用来形容歌唱、演讲、呼喊等。
- 故事起源
- 号子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军事中使用的号角传令。古代军队中的号手吹响号角,传递指令和调动军队。号角声洪亮、嘹亮,因此形容声音洪亮、响亮的事物就被称为号子。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歌声如同号子一般,让人听了热血沸腾。2. 演讲结束后,全场响起了一阵热烈的号子。3. 这个广告的音乐号子非常吸引人,让人忍不住想要跟着一起唱。
- 记忆技巧
- 可以用“号角声”来联想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号角声洪亮、响亮,就像号子这个成语的意思一样。
- 延伸学习
- 1. 可以学习其他形容声音洪亮、响亮的成语,如雷鸣般的掌声、震耳欲聋等。2. 了解中国古代军事中使用的号角传令的历史和文化。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老师上课时的声音就像号子一样响亮。2. 初中生:运动会上,同学们加油助威的号子声震耳欲聋。3. 高中生:演讲比赛中,选手们的演讲声音如同号子一般激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