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30日(农历四月初三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三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漏言的词语解释
漏言的意思
拼音:lòu yán    注音:ㄌㄡˋ ㄧㄢˊ
基本解释

(1).泄漏密言或情况。《穀梁传·文公六年》:“ 襄公 死, 处父 主竟上事, 夜姑 使人杀之。君漏言也。”《三国志·蜀志·先主传》:“时 许 帝尚存,故羣下不敢漏言。” 唐 蒋防 《霍小玉传》:“生自以孤负盟约,大愆迴期,寂不知闻,欲断其望,遥託亲故,不遗漏言。”
(2).引申为失言。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一》:“戊子秋,余以漏言获谴,狱颇急。”

基本含义
指言辞不慎,说漏了嘴
详细解释
指在不经意间说出了应该保密的话或不应该说的话。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人在不经意间说出了不该说的话或泄露了秘密的情况。
故事起源
《庄子·外物》中记载了这个成语的故事。相传,有一个叫漏石的人,他说话总是漏洞百出,因此人们就用他的名字来形容说话不慎的情况,形成了这个成语。
词语结构
动宾结构
例句
1. 他在朋友面前不小心漏言,结果泄露了公司的机密。2. 为了避免漏言,她在重要会议上选择保持沉默。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漏洞百出的言论”,或者想象一个人在说话时口水滴落,形成了“漏言”的形象。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言辞相关的成语,如“言之凿凿”、“言过其实”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不小心漏言,把考试题目告诉了同桌。2. 初中生:我朋友在演讲比赛中漏言了,结果被扣了分。3. 高中生:他在社交媒体上漏言,被人截图传到了网上。4. 大学生:我在面试时漏言了,让面试官对我的能力产生了怀疑。
(0)
诗文中出现“漏言”的诗词

延至馆联

非一个渔父到来漏言,不知刘项,宁知魏晋;

愿诸公贵人相对饮酒,但话君臣,莫话神仙。

(0)

三哀诗·其三唐韨臣明经

呜呼汉家厄,十世到我皇。

上承六七圣,德泽遍八荒。

麛裘三月政,讴歌不能忘。

忽传有疾诏,遍求千金方。

千人万人和,重鼓女娲簧。

珠襦坐武帐,奔走何跄跄。

神鹊衔果来,天女实发祥。

今当尧舜朝,益宜简元良。

恩赐太子衣,有心见厖凉。

恻恻君弦声,晨寒哀履霜。

瀛台百尺高,远隔海中央。

齐东野人语,传说多荒唐。

贼相与瞽师,发短心甚长。

亟欲奉前星,高置中宫旁。

猪王一无知,好勇徒强梁。

群小争拥戴,妄夸国富强。

待封狼居胥,同进万年觞。

天适降神人,人人空拳张。

张我虎神威,何难驱群羊。

家家白莲花,满城吹迷香。

直挑强邻怒,横纵国人狂。

各国会师来,长驱莫敢当。

遂令《春秋》笔,天王狩河阳。

呜呼当此时,国势如蜩螗。

东南外诸侯,亟亟宜勤王。

上以肃宫禁,下以靖材枪。

外以杜邻责,免索岁币偿。

奈和裘蒙戎,失路迷伥伥。

转令一匹夫,起为董公倡。

遥闻誓群师,风云奉龙骧。

多鱼忽漏言,一纲归沦亡。

画虎竟不成,刲羊亦无衁。

成败非所论,此志良可伤。

人言秘筐中,别藏法三章。

意实主民权,假托尊王纲。

又言三日谷,纵兵肆跳踉。

掳掠得几何,概许归橐囊。

是皆莫须有,秘狱谁能详。

江南群盗蒌,纷纷说连衡。

倘若出此策,自毁周身防。

铸铁成大错,引刀还自戕。

明明勤王师,转以贼名扬。

君魂果衔冤,被发诉帝乡。

援枹率犀甲,号召诸国殇。

请帝乘白龙,还我苍天苍。

芒芒此禹域,滔滔彼汉江。

君听人间谣,处处歌堂堂。

(0)

古宫词十首·其三

沟水通宫苑,泠泠去复回。

无人漏言语,红叶是良媒。

(0)

感事·其七

师未多鱼遂漏言,如何此事竟推袁?

柏人谁白孱王罪?改子终伤慈母恩。

金玦厖凉含隐痛,杯弓蛇影负奇冤。

五洲变法都流血,先累维新案尽翻。

(0)

大西门楼前较射叠旧作韵·其二

漏言谁者犯无当,跳兔爰爰脱大黄。

愧我犹然失前箸,示伊空自擅穿杨。

销兵惟廑肆时夏,怀远因教观国光。

和议罗叉素应守,待期缚送致封狼。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曾巩 刘弇 岑参 秦观 吴潜 许浑 毛滂 徐积 宗臣 韩琦 左宗棠 邓雅 李弥逊 曾国藩 杨亿 赵秉文 王维 吕碧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