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形容一个人在做任何事情时都能保持坚持和毅力,不轻易放弃,以及不因事情的进行而松懈。
- 例句
- 1. 他在工作中慎终如始,从不马虎。2. 她学习时慎终如始,每天都坚持不懈。3. 这个项目需要我们慎终如始,不能有半点马虎。
- 基本含义
- 指对待事物始终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不松懈,不放松。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含义的成语,如“始终如一”、“始终如故”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在学习上慎终如始,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2. 初中生:参加比赛时,我会慎终如始,不放松训练。3. 高中生:高考前,我会慎终如始,不断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4. 大学生:毕业论文是我大学四年的总结,我会慎终如始地完成它。5. 成年人:工作中,我会慎终如始,对待每一个项目都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
- 故事起源
-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司马相如考取功名后,仍然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学习的故事。相如在考取功名后,他的母亲给他送来一篇诗,诗中有一句“慎终如始,无怠于道”。司马相如深受感动,于是将这句话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始终保持谨慎认真的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慎终如始的每个字拆开来记忆,慎读音为"shèn",终读音为"zhōng",如读音为"rú",始读音为"shǐ"。记忆时可以想象一个人在开始和结束时都保持谨慎的态度,不放松。
- 词语结构
- 慎终如始是一个四个字的成语,其中慎终是动词短语,如始是介词短语。
- 词语解释
- shèn zhōng rú shǐ ㄕㄣˋ ㄓㄨㄙ ㄖㄨˊ ㄕㄧˇ
慎终如始(慎終如始)
结束时仍然慎重,就同开始时一样。指做事从头至尾小心谨慎。《老子》:“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汉 刘向 《说苑·谈丛》:“慎终如始,常以为戒。” 晋 陶潜 《命子》诗:“肃矣我祖,慎终如始。”亦作“ 慎终承始 ”。 明 刘基 《春秋明经·公会齐侯云云盟于牡丘宋人伐曹楚人败徐于娄林》:“常谓 齐 内以治外者善谋也,慎终以承始者善道也。”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