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1) (动)挤出空闲的时间。
(2) (动)〈方〉偷懒;闲着。
[构成]
动宾式:偷|闲
[例句]
忙里偷闲。(作谓语)
- 英文翻译
1.(挤出空闲时间) snatch a moment of leisure
- 详细解释
◎ 偷闲 tōuxián
(1) [snatch a moment of leisure]∶抽空
忙里偷闲
(2) [loaf on the job;be idle] 〈方〉∶偷懒;闲着
挤出空闲的时间。 唐 白居易 《岁假内命酒赠周判官萧协律》诗:“闻健此时相劝醉,偷闲何处共寻春。” 宋 梅尧臣 《和公仪龙图戏勉》诗:“岂意来嘲 饭颗 句,忙中唯此是偷闲。” 清 徐倬 《柳梢青》词:“两屐徒存,五车休问,一味偷闲。” 郁达夫 《杭江小历纪程》:“去 金华 的客车要近午方开,八点钟起床后,就出 南门 上 苎萝山 去偷闲一玩。”
媮閒:偷闲。 唐 司空图 《石楠》诗:“客处媮閒未是閒,石楠虽好懒频攀。”
- 基本含义
- 偷偷地抽出时间休息或闲暇。
- 使用场景
- 偷闲通常用于描述在工作、学习或生活中的短暂休息。它可以用于劝告他人注意适当的休息,也可以用于自我提醒放松身心。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记载了一个故事。主父偃是战国时期的一个大夫,他以勤奋著称。有一天,主父偃的妻子看到他劳累过度,便劝他偷闲一下,好好休息一番。主父偃接受了妻子的建议,暗中找到一处僻静的地方,休息了一会儿。后来,他在战场上立下了战功,成为了一名军事将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适当的休息可以让人更好地投入工作和学习。
- 词语结构
- 偷闲是由“偷”和“闲”两个字组成的。其中,“偷”表示暗地里、悄悄地,“闲”表示空闲、休息。
- 例句
- 1. 老师告诉学生们,要合理安排时间,不要总是忙碌,也要学会偷闲。2. 周末的时候,我喜欢在家里偷闲,看看书或者看个电影。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偷闲”与“偷偷地休息”联系起来记忆。想象自己在忙碌的工作中偷偷地抽出时间来放松,这样就能够更好地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成语感兴趣,可以学习更多与时间、工作、休息相关的成语,例如“抓紧时间”、“一刻千金”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在做作业的时候,也会偷闲一下,玩一会儿手机。2. 初中生:考试结束后,我打算偷闲几天,好好放松一下。3. 高中生:我每天都很忙碌,但我也会找机会偷闲,看看电视剧或者读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