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详细解释
- 词语解释
- fǔ yǎng wú kuì ㄈㄨˇ ㄧㄤˇ ㄨˊ ㄎㄨㄟˋ
俯仰无愧(俯仰無愧)
立身端正,上对天、下对人,都问心无愧。语出《孟子·尽心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 宋 陈亮 《与周立义参政书》:“持身端方,俯仰无愧。” 郭沫若 《文艺论集·论中德文化书》:“ 孔子 的人生哲学正是以个人为本位,它的究竟是望人人成为俯仰无愧的圣贤。”
- 基本含义
- 指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坦然自信,无愧于心。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品德高尚,为人正直,无论在成功或失败的时候都能够坦然自信,不感到内疚或愧疚。可以用于表达一个人的自信和正直,也可以用来称赞他人的高尚品德和坦荡胸怀。
- 故事起源
- 关于“俯仰无愧”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意义和内涵源远流长。它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崇尚正直、坦荡的价值观念。
- 词语结构
- 成语“俯仰无愧”由四个汉字组成,其中“俯仰”是形容词,表示姿态和态度,“无愧”是形容词,表示没有愧疚感。
- 例句
- 1. 他的行为举止一直都很端正,无论在什么场合下都能够俯仰无愧。2. 她做事一向光明磊落,从不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情,俯仰无愧。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在低头或抬头时,无论是什么情况下都能够坦然自信,没有愧疚感。可以将这个形象与成语的含义联系起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正直、坦荡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例如“问心无愧”、“光明磊落”等,进一步拓展对这些价值观念的理解和应用。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每天都要做好事,这样我就能俯仰无愧地面对老师和同学。2. 初中生:我坚持不偷不抢,为人诚实守信,这样我就能俯仰无愧地面对自己的家人和朋友。3. 高中生:我努力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样我就能俯仰无愧地面对自己的未来和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