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行动迅捷、敏锐,特别适用于描述体格敏捷、行动迅速的人。
- 例句
- 1. 他的身手真是鹿走苏台,一下子就跑到了终点。2. 这个运动员像鹿走苏台一样,在场上迅速穿梭。
- 基本含义
- 形容一个人行动轻快、敏捷。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形容人行动敏捷的成语,如“疾如风”、“迅捷如雷”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跑步速度快得像鹿走苏台一样。2. 初中生:这个运动员的反应速度非常快,简直就是鹿走苏台。3. 高中生:他的身手灵活敏捷,每一步都像鹿走苏台一样迅速。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起源与明朝的一位名叫杨守敬的将军有关。杨守敬是苏州人,他在明朝末年的战乱中,带领一支军队从苏州赶往台州,行军速度非常快。后来,人们用“鹿走苏台”来形容杨守敬的军队行动的敏捷。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想象一只鹿在苏州和台州之间迅速穿梭的场景来记忆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地点1+地点2
- 词语解释
- lù zǒu sū tái ㄌㄨˋ ㄗㄡˇ ㄙㄨ ㄊㄞˊ
鹿走苏台(鹿走蘇臺)
《汉书·伍被传》:“后王( 淮南王 )坐东宫,召 被 欲与计事,呼之曰:‘将军上。’ 被 曰:‘王安得亡国之言乎?昔 子胥 諫 吴王 , 吴王 不用,乃曰:“臣今见麋鹿游 姑苏之臺 也。”今臣亦将见宫中生荆棘,露霑衣也。’”后以“鹿走苏臺”比喻国家败亡,宫殿荒废。 唐 李白 《对酒》诗:“棘生 石虎 殿,鹿走 姑苏臺 。” 明 陈所闻 《驻马听·吴山拜伍相庙》曲:“不能勾鲸吞 越国 ,翻教鹿走 苏臺 ,鴟泛江风。”参见“ 麋鹿游 ”。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