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红色的甲。古代谶纬家谓为帝王受命的祥瑞。语本《尚书中候》:“龙马衔甲,赤文緑色,甲似龟背,袤广九尺,上有列宿斗正之度,帝王録纪兴亡之数。”见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凤鸟不至, 河 不出图” 唐 孔颖达 疏引。 唐 陈子昂 《为陈御史上奉和秋景观竞渡诗表》:“青云出 洛 ,爰开受命之符;赤甲荣 河 ,终御兴王之宝。”
(2).亦作“ 赤岬 ”。山名。在 四川 奉节 东。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一》:“ 江水 又东逕 赤岬城 西,是 公孙述 所造,因山据势,周迴七里一百四十步,东高二百丈,西北高千丈,南连基 白帝山 ,甚高大,不生树木,其石悉赤。土人云如人袒胛,故谓之 赤岬山 。” 唐 杜甫 《赤甲》诗:“卜居 赤甲 迁居新,西见 巫山 楚 水春。” 清 王士禛 《登白帝城》诗:“ 赤甲 白盐 相向生,丹青絶壁鬭峥嶸。”
- 基本含义
- 指战士穿着红色的甲胄,象征战斗力量和英勇无畏。
- 详细解释
- 赤甲是指战士穿着红色的甲胄,这种装备象征着军人的战斗力量和英勇无畏的精神。成语“赤甲”常用来形容勇猛果敢、勇敢无畏的战士或者人物,也可以用来形容具有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的人。
- 使用场景
- 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可以用“赤甲”来形容那些英勇无畏、决心坚定的人。例如,可以用于表扬军人、战士、运动员等具有勇气和毅力的人。
- 故事起源
- 关于“赤甲”的起源并没有特定的故事。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战争中,战士们穿着红色的甲胄,以显示他们的勇气和决心。
- 词语结构
- 赤甲由两个字组成,赤意为红色,甲意为甲胄。
- 例句
- 1. 他是一个真正的赤甲战士,勇猛无畏。2. 这位运动员展现出了赤甲一般的毅力和决心。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成语“赤甲”。可以想象一位战士穿着红色的甲胄,英勇无畏地冲向战场,以保卫家园。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赤手空拳”、“赤子之心”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像一位赤甲战士一样,勇敢地站在讲台上回答老师的问题。2. 初中生:那位运动员在比赛中展现出了赤甲一般的勇气和决心。3. 高中生:他是一位真正的赤甲战士,不怕困难,勇往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