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耳鼓的词语解释
耳鼓的意思
拼音:ěr gǔ    注音:ㄦˇ ㄍㄨˇ
使用场景
耳鼓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人的听力敏锐,特别是对音乐和语言的理解能力。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音乐或语言的感知和理解能力很高,能够准确地听到和理解其中的细微差别。
例句
1. 他的耳鼓非常敏锐,能够听出音乐中的细微差别。2. 她的耳鼓像鼓膜一样敏感,能够听到别人说话的微弱声音。
基本含义
耳朵和鼓膜的结合,比喻对声音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基本解释

耳膜。亦泛指耳朵。 叶紫 《夜哨线》:“微风将一阵凄切的呜咽声送进到他的耳鼓中来。” 郭澄清 《大刀记》第十章:“在这个不拘形式的讨论会上,各种各样的意见,撞击着 永生 的耳鼓。”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音乐和听力相关的成语,如“耳濡目染”、“目不识丁”等,来扩展对语言和文化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耳鼓非常好,我能听到老师说的每个字。2. 初中生:他对音乐的耳鼓很敏锐,能够听出不同乐器的声音。3. 高中生:她的耳鼓像鼓膜一样敏感,能够听到别人的心声。4. 大学生:作为音乐专业的学生,我必须培养自己的耳鼓,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故事起源
耳鼓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音乐文化。据说,在古代,有一位名叫鲁班的乐器制造师,他制作的乐器非常出色,音质非常纯净。当他亲自演奏这些乐器时,人们常常形容他的耳朵像鼓膜一样敏感,能够听到乐器发出的微弱声音。因此,人们就用“耳鼓”这个成语来形容对音乐的敏感和理解能力。
英文翻译

1.【医】 drum

记忆技巧
可以将“耳鼓”这个成语与耳朵和鼓膜的形象联系起来,通过想象一个敏锐的耳朵和鼓膜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这个成语由“耳”和“鼓”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耳鼓是由“耳”和“鼓”两个词组成的成语。耳鼓的含义主要是指人对声音的敏感和理解能力,特别是对音乐和语言的理解。这个成语强调了人耳朵和鼓膜的结合,表达了对声音的敏感度和理解能力。
(0)
诗文中出现“耳鼓”的诗词

读曲歌

侬如一弦琴,独丝缠相交。

欢如双耳鼓,虑为他人摇。

(0)

麻姑山诗.至瀑布崖前

忽过乱峰曲,隔林闻水声。

止车问樵夫,知是飞瀑鸣。

下步入幽径,萧然觅澎渹。

仰看百尺崖,倒泻霜雪明。

乍近骨肉健,久留毛发惊。

疑身是雷仙,满耳鼓不停。

六月地赤渴,平川露乾汀。

此源一何长,奔注常淫盈。

利泽固不浅,邦人昧嗟矜。

徒闻晏豫时,相与怜凄清。

(0)

百字令·其一自题小像

彼何人者,是聱园居士,镜中留印。

百岁光阴如转烛,白尽疏髯短鬓。

耳鼓殷雷,牙车脱毂,目力凭双镜。

夕阳无限,黄昏只是将近。

壮岁角逐名场,浮沉宦海,精力销磨尽。

问水寻山空结想,无具那能济胜。

米汁餐禅,苜盘款客,聊遣闲居兴。

偶留形影,渊明自答自问。

(0)

玲珑四犯.夏夜听雨从清真体

十斛明珠,不与换今宵,檐际新溜。

洒竹喧荷,风过欲停还骤。

灯外蓦地倾盆,顿气爽、似聆金奏。

恁梦魂冰簟禁否,堪喜旱田深透。

梦回翻忆宣南旧。惯残更、徙床惊漏。

九重谢降旋忧潦,容易河开口。

今日满耳鼓鼙,谁暇问、庶徵休咎。

剩秃翁支枕,听渗漉,沈吟久。

(0)
诗词分类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诗人
薛元超 耶律履 何执中 王徽之 蔡世远 萧瑟瑟 韩鑅 任希古 马光祖 法藏 靳学颜 沈如筠 戚夫人 鲁宗道 孔稚圭 陆景初 徐彦若 善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