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俸禄一词常用于描述官员的收入和待遇,也可用于批评和讽刺官员的贪污腐败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来形容某些人依靠权力和地位获取丰厚的报酬和特权。
- 例句
- 1. 他靠着高官厚禄,过着富裕的生活。2. 这些官员只关心自己的俸禄,对民众的利益毫不在乎。
- 基本含义
- 指官员的薪水或俸禄。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官员和薪水相关的成语,如“官逼民反”、“贪污腐败”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的爸爸是一名官员,每个月都有俸禄。2. 初中生:官员应该为人民谋福利,而不是只关心自己的俸禄。3. 高中生:这个国家的官员贪污腐败,只顾自己的俸禄,忘记了人民的利益。
- 故事起源
- 《左传·僖公二十九年》中有一则故事,讲述了齐国大夫田和与齐襄公的一次对话。田和问襄公:“君之俸禄,何如?”襄公回答:“吾有庸,何以为俸?”田和接着说:“君之庸,何如?”襄公回答:“吾有禄,何以为庸?”这个故事形象地表达了官员依靠俸禄和福利来维持自己的生活。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俸”和“禄”两个字联想到官员的薪水和福利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官员拿着一袋钱和一堆福利。
- 词语结构
- 主体成语为“俸禄”,由名词“俸”和名词“禄”组成。
- 详细解释
官吏的薪给。《韩诗外传》卷九:“ 田子 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鎰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三国志·吴志·朱桓传》:“爱养吏士,赡护六亲,俸禄产业,皆与共分。”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故三·优老》:“﹝ 康熙 ﹞二十一年 云南 平, 世缨 疏辞俸禄且乞骸骨,特赐白金三百两,驰驛回籍。” 冰心 《两个家庭》:“谁知回国以后,政府只给他一名差遣员的缺,受了一月二百块钱无功的俸禄,他已经灰了一大半的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