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卑污 bēiwū
[despicable and filthy] 卑鄙肮脏
- 近义词
下贱
- 反义词
纯洁、高洁
- 英文翻译
1.despicable and filthy; foul
- 详细解释
亦作“ 卑污 ”。 1.卑鄙龌龊。《史记·日者列传》:“‘矫言鬼神,以尽人财,厚求拜谢,以私於己’,此吾之所耻,故谓之卑污也。”《明史·阉党传·鲁生》:“﹝ 鲁生 ﹞擢兵科给事中,由座主 广微 通於 忠贤 ,卑污姦险,常参密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二回:“他们是做了多年的,一切都熟了……见了委员、司事、卑污苟贱的,称他老爷、师爷。” 茅盾 《诗与散文》一:“清醒的他是决不会那样庸劣卑污的罢!”
(2).轻视污辱。《史记·日者列传》:“今夫子所贤者何也?所高者谁也?今何以卑污长者?”
(3).低矮;矮小污秽。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文》:“制郊宫明堂方,其屋卑污方,祭器方。” 宋 王安石 《潭州新学》诗:“上漏旁穿,燥湿不除。曰嘻迁哉,迫厄卑污。”《老残游记》第三回:“ 老残 一看,原来就是 高绍殷 ,赶忙迎出,説:‘在家,在家。请房里坐。只是地方卑污,屈驾的很。’”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三章:“室宇卑污,道路不絜,饮食未精,微生物害之。”
(4).谓地位卑微。 唐 柳宗元 《惩咎赋》:“处卑污以閔世兮,固前志之为尤。”
- 基本含义
- 卑鄙、污秽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人的品行卑劣、言行不端的情况。
- 故事起源
- 卑污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史记·赵世家》。故事中,赵武灵王问国际上谁的道德最高,他的大臣说:“卑污之徒,非汉之士。”意思是说卑污之人不是汉朝的人。后来,这个成语就用来形容人的品行卑劣、言行不端。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形容词
- 例句
- 1. 他的卑污行为让大家对他十分失望。2. 这个人一直以来都表现出卑污的品行。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将卑污的发音“bēi wū”与卑鄙、污秽的意思联系起来。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品行相关的成语,如“卑鄙无耻”、“恶劣行径”。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的卑污行为让我感到恶心。2. 初中生:他的卑污行为让大家对他十分失望。3. 高中生:这个政治家的卑污行为让人们对他的能力产生了怀疑。4. 大学生:我们应该坚决抵制卑污的言行,维护社会的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