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9日(农历三月廿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寇虏的词语解释
寇虏的意思
拼音:kòu lǔ    注音:ㄎㄡˋ ㄌㄨˇ
使用场景
寇虏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敌人侵略者或盗贼,可以用于描述那些危害国家、社会或个人利益的人或势力。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用寇虏来形容那些行为恶劣的人,或者用来警示他人要提高警惕,防范敌对势力的侵害。
例句
1. 她是个寇虏,经常欺负弱小的人。2. 这个地区的寇虏已经被击败,居民终于可以安居乐业了。
基本含义
指敌国的侵略者或盗贼。
基本解释

盗贼;敌人。《墨子·号令》:“诸取当者,必取寇虏,乃听之。” 汉 桓宽 《盐铁论·伐功》:“夫以小国 燕 赵 ,尚犹却寇虏以广地。”《后汉书·南蛮传序》:“ 乔 因其将吏,旬月之閒,破殄寇虏。”《陈书·谢嘏传》:“ 世祖 前后频召之, 嘏 崎嶇寇虏,不能自拔。”

延伸学习
如果你对成语寇虏感兴趣,可以进一步学习与战争、侵略有关的成语,如“烽火连天”、“铁马冰河”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敌人是寇虏,我们要保护好祖国。2. 初中生:这个坏人就像寇虏一样,欺负我们弱小的人。3. 高中生:历史上有许多寇虏入侵中国,但最终都被我国人民抵抗成功。
故事起源
寇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战争时期。在古代,中国经历了许多战争,不断有外敌入侵。寇虏原本指的是外国的侵略者或盗贼,后来也用来形容坏人、恶势力等。
记忆技巧
记忆成语寇虏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 将“寇”字与“敌”字联系起来,因为寇虏是指敌人。2. 将“虏”字与“俘虏”联系起来,因为寇虏是指被抓住的敌人。
词语结构
寇虏是一个两个字的成语,由“寇”和“虏”两个字组成。
详细解释
寇虏原指敌国的侵略者或盗贼,后来也用来形容坏人、恶势力等。这个成语中的“寇”指敌人,是指侵略自己的外敌;而“虏”指被俘虏的人,是指被敌人抓住的人。寇虏的含义是指敌人侵略者或盗贼,具有贬义和警示意味。
(0)
诗文中出现“寇虏”的诗词

戍邕州

兵符下西州,将军催部伍。

鸣锣张大旗,早发邕州戍。

家家送出城,走哭遮行路。

邕州万里馀,北人那可去。

毒草见人摇,雄虺大如树。

二月瘴烟发,薰蒸剧甑釜。

病者如倒林,十才起四五。

偶有脱死归,扶杖皆病偻。

逃生既不暇,安能捕寇虏

跳踊一蛮来,取之易攫鼠。

顾彼有土人,挥金可召募。

狃练得精卒,亦足为爪距。

妻儿蓄里闾,于心必爱护。

较之勇怯间,相去犹豚虎。

一朝有缓急,伸缩用臂股。

何必遣戍兵,觳觫就死所。

愿留中州人,无填岭南土。

(0)

迁居汝南

我昔还自南,从此适旧许。

再岁常杜门,壁观无与语。

何人自惊顾,未听即安处。

亟逃颍州籍,来贯汝南户。

妻孥不及将,童仆具樽俎。

身如孤栖鹊,夜起三绕树。

故人乐安生,风节似其父。

忻然暂一笑,舍我西南去。

去已还闭门,时作野田步。

萧条古僧舍,遗像得颜鲁。

精神凛如生,今昔吾与女。

已同羁穷厄,但脱生死怖。

幸世方和平,有土非寇虏

春寒烧黄茅,昼饭煮青茹。

何必潩上田,幸此足粳稌。

归心念狂简,裁制时已莫。

(0)
诗词分类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诗人
范致虚 王士祯 赵令畤 徐陵 李九龄 杨炎正 孙星衍 赵葵 潘尼 谢道韫 武则天 杭世骏 杨素 端方 陈尧佐 崔国辅 李治 黄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