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6日(农历三月廿九日) 乙巳蛇年 星期六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校勘的词语解释
校勘的意思
拼音:jiào kān    注音:ㄐㄧㄠˋ ㄎㄢ
使用场景
校勘一词主要用于文学、历史、哲学等领域,用来描述对古籍文字进行校正和考证的工作。在学术研究、古籍整理和出版等领域,校勘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环节。此外,校勘也可以用来比喻对事物进行仔细研究和审查,以确保其准确性和可靠性。
例句
1. 他在校勘《史记》时发现了一处错误。2. 这本古籍经过校勘后,才得以重新出版。
基本含义
校勘是指校正和考证古籍文字的工作。
基本解释

[释义]
(动)用同一部书的不同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考订文字的异同,目的在于确定原文的真相。
[构成]
并列式:校+勘

延伸学习
如果对校勘感兴趣,可以深入学习古代文献学、古籍整理学等相关学科,了解更多关于校勘的理论和实践。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校勘古诗,找出其中的错别字。2. 初中生:老师让我们校勘这篇文章,找出其中的语法错误。3. 高中生:在研究古代文献时,校勘是非常重要的一步。4. 大学生:我正在进行一项校勘工作,目标是整理一本古籍的最准确版本。5. 研究生:我的论文研究需要进行大量的校勘工作,以确保资料的准确性。
故事起源
校勘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中的“校短褒长”,意为纠正短处,称赞长处。后来,校勘逐渐演变为对古籍文字进行校正和考证的专门术语。在古代,校勘工作由专门的学者负责,他们通过比对不同版本的古籍,纠正其中的错误和疑点,以确保古籍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英文翻译

1.emendation; collate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校勘这个词语:1. 关联:将校勘与古籍、文字、校正等相关概念进行关联,帮助记忆和理解。2. 反义词:将校勘与相反含义的词语进行对比,如校勘与篡改、错误等相对立,帮助记忆校勘的意思。
词语结构
校勘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成语,没有特定的结构。
详细解释

◎ 校勘 jiàokān
[collation] 搜集某书的不同版本,并综合有关资料,互相比较、核对,别其同异,定其正误
◎ 校勘 xiàokān
[Xiaokan,officer] 宋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
(1).指对同一书籍用不同的版本和有关资料加以比较核对,以考订其文字的异同和正误真伪。 唐 白居易 《策林二·大官乏人》:“秘著之官,不独以校勘之用取之。” 宋 欧阳修 《书<春秋繁露>后》:“予在馆中校勘羣书,见有八十餘篇,然多错乱重复。” 胡适 《重印乾隆壬子本<红楼梦>序》:“他料定读小说的人决不会费大工夫用各种本子细细校勘。”
(2).犹核实。比较核对。 唐 封演 《封氏闻见记·定谥》:“太常博士掌謚,职事三品以上薨者,故吏録行状,申尚书省考功校勘,下太常博士拟议讫,申省,省司议定,然后闻奏。”《元典章·刑部二·狱具》:“照得先为校勘笞杖,具呈都省照详,遍行合属依例施行去讫。”
(3). 宋 代校订宫中藏书的官名。《宋史·欧阳修传》:“ 脩 以文章名冠天下,入朝为馆阁校勘。”

近义词

订正、改正、勘误、校订、校正

(0)
诗文中出现“校勘”的诗词

满庭芳.降心魔

熟境缠绵,心魔返倒,下功决要降心。

住行坐卧,昼夜志防心。

方寸虽然不大,起尘情、万种牵心。

当识破,上天入地,好弱总由心。

从今生觉悟,牢擒意马,紧锁猿心。

把凡心裂另,要见真心。

日日澄心遣欲,更时时、校勘身心。

无私曲,自言心正,方可合天心。

(0)

咏知一张年伯似绿汀年丈

知一先生胸如日,直从造化窥灵根。

加纩不忧身且去,方忧吾道蓁其门。

校勘理气授冢嗣,双瞑浩浩归九原。

兹念固已达浑沌,下通万亿剖篱藩。

匪修匪證匪克悟,纷纷离析愧支言。

冢嗣孝廉真大孝,号天踊地昼为昏。

先生有神应注瞩,绵绵道脉绳绳孙。

张君孝亲孝以道,理气不裂孔颜存。

我学愦愦赖发觉,他年寸地夜可暾。

(0)

读小谟觞馆集题后

羁丱才名雁塞秋,中年橐笔客诸侯。

逢时枚马天原靳,配食胡洪气较柔。

旧学选楼成校勘,土风几社接源流。

平生宗仰论文旨,新意多从古调收。

(0)

吾邑土风尚朴留心文献者少故乡先辈著述传本日稀比年祝丹卿颇事提倡谢幼陶力任编校印成顾氏江上诗钞又辑续钞搜访故家编印江阴先哲遗书亦成十馀种风气为之一振赠诗张之二首·其一赠幼陶

乡贤著述夥遗珠,梨枣艰难惜道孤。

何幸羽陵收散佚,竟从筚路启荒芜。

编摩藏说李如一,校勘名家赵敬夫。

先辈风流今未远,会看纸贵比鸿都。

(0)

折柳歌送从叔穰塍先生之粤东幕

折柳复折柳,柳冻不成条。

堠亭风雪断行迹,何来一骑随盘雕。

前年蜀冈今海徼,有家如寓还空侨。

到门空博儿女笑,悭囊不救长啼号。

袖中漫灭贵人刺,嫁衣辛苦酬知交。

校勘曾从流内选,选人持牒腾呵嘲。

摇头耸肩服诗械,之才岂合供佥曹。

佥曹未得求幕僚,庑下匆匆重打包。

我闻罗浮之山足仙种,麻姑五色裾飘飖。

又闻合江之门富嘉树,玉奴雪肌开绛绡。

先生压装鲜长物,壮游万里收吟瓢。

赵尉丛台已砂砾,虞卿别苑仍蓬蒿。

韩公苏公不可作,残碑剩碣留爬搔。

依人自古无特操,履綦喜伴仙人乔。

惠州饱饭洵可乐,蜑船试采珠娘谣。

(0)

宜田欲开雕蕺山先生遗书属予雠正而予已辞讲席因以书归之刘氏并东补堂·其一

当年伊洛发遗书,郑重张朱校勘馀。

束发有心传坠绪,白头把卷竟踟蹰。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厉鹗 陈基 陈文蔚 沈曾植 项鸿祚 石介 陈允平 马祖常 袁凯 汤显祖 卢照邻 赵构 于石 李群玉 刘挚 段克己 张纲 陈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