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可以用于描述某人改变立场、态度或观点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劝告他人要慎重改变立场。
- 例句
- 1. 他本来反对这个提议,但是经过一番思考后,他移樽了。2. 老板原本不同意这个计划,但是经过我们的努力,他最终移樽了。3. 不要轻易移樽,要慎重考虑后再做决定。
- 基本含义
- 移动酒杯。比喻改变态度或立场。
- 基本解释
亦作“ 移罇 ”。端着酒杯喝酒。 北周 庾信 《周祀宗庙歌》:“受釐彻俎,饮福移樽。” 唐 戴叔伦 《抚州处士胡泛见送》诗:“移罇 铺山 曲,祖帐 查溪 阴。” 清 孔尚任 《桃花扇·骂筵》:“下官约同 龙友 ,移樽 赏心亭 。”
- 延伸学习
- 你还可以学习其他与改变立场相关的成语,例如“翻然改图”、“改弦易辙”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今天我原本想吃巧克力,但是妈妈说吃水果更健康,我就移樽了,选择吃了水果。2. 初中生:我原本计划去看电影,但是朋友们都说这部电影不好看,我就移樽了,决定去看其他电影。3. 高中生:老师原本不同意我们举办校园音乐会,但是我们向校长提出了详细的计划,老师最终移樽了,同意了我们的举办。希望以上学习指南对你有帮助!
- 故事起源
- 据说,古代有两位朋友,每次喝酒时总是坐在一起,互相倒酒。一天,他们因为某个问题意见不合,争执不下。这时,其中一人突然拿起自己的酒杯,移动到对方的位置,示意改变立场。从此,人们就用“移樽”来形容改变立场或态度。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移樽”拆分成“移动”和“酒杯”来记忆。想象两个朋友坐在一起喝酒,突然其中一个人移动自己的酒杯到对方的位置,表示改变立场或态度。
- 词语结构
- 动宾结构。
- 详细解释
- 移樽源自《左传·哀公二十四年》:“君子所以蔽其身也。”意为君子应该保护自己的身份。后来,这个成语演变为指改变态度或立场。樽是古代的一种酒器,移樽则是指移动酒杯的位置,表示改变饮酒的位置,从而引申为改变立场或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