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峭绝一词常用于形容山峰、山脉等高耸陡峭的地形,也可用于形容其他壮丽、雄伟的景象。在文学作品中,峭绝常用来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 例句
- 1. 这座山峰峭绝险峻,让人心生敬畏之情。2. 登上山顶,一片峭绝的景色展现在眼前,令人叹为观止。
- 基本含义
- 形容山峰陡峭而高耸,景色壮丽。
- 基本解释
(1).陡削耸立。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洛水》:“城在 川 北源上,高二十丈,南北东三箱,天险峭絶。”《新唐书·南蛮传下·扶南》:“居山穴,四面峭絶,人莫得至。” 清 刘大櫆 《游黄山记》:“石洞方广可三丈,左壁峭絶直出。”
(2).形容性格严正。 宋 叶适 《<东溪先生集>序》:“ 庆元 元年,还至 南徐州 ,病甚,腰膂不能据身,脉乍有乍无,神将离形,犹峭絶凛立,谆谆皆仁义语。”
- 延伸学习
- 在学习峭绝的同时,可以了解更多与山峰、自然景观相关的成语,如“峰回路转”、“峰状”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山上的景色真峭绝,我想明天去爬山。2. 初中生:我在旅游中看到了一座峭绝的山峰,让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伟大。3. 高中生:登上山顶,一片峭绝的景色展现在眼前,让我感叹大自然的壮丽。4. 大学生:这幅画的山峰描绘得峭绝而高耸,给人一种雄伟壮丽的感觉。
- 故事起源
- 峭绝一词最早出现在《史记·齐太公世家》中的“峭绝之地”,形容山峰陡峭的地形。后来,峭绝逐渐演变为一个独立的成语,用于形容山峰险峻、景色壮丽的地方。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峭绝的发音“qiào jué”与“高耸险峻”这个意思联系起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词语结构
- 形容词+动词
- 详细解释
- 峭绝是由形容词“峭”和动词“绝”组成的成语,表示山峰陡峭而高耸的景象。它形容山势险峻,景色壮丽,给人以崇高、壮丽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