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胶成的琴。 唐 李绰 《尚书故实》:“ 李汧公 ( 李勉 )取桐孙之精者,杂缀为之,谓之百衲琴。” 宋 张洎 《贾氏谈录·李氏制琴》:“ 嵩山 僧 如寂 ,尝收得 李汧公 百衲琴,製度甚古拙,而音韵清越无比。” 宋 陆游 《秋阴》诗:“妙墨双钩帖,奇声百衲琴。” 清 薛雪 《一瓢诗话》:“不去纤响,惟务雕繢,仅同百衲琴,軿凑虽工,胶滞清音,究非上品。”亦省称“ 百衲 ”。 清 钱谦益 《东归漫兴》诗之五:“古锦裹将 唐 百纳,行宫拾得 宋 罗睺。”
- 基本含义
- 指琴身上有很多补丁的古琴,比喻事物破烂不堪或人品行不端正。
- 详细解释
- 百衲琴是古代一种琴的名称,琴身上布满了各种大小的补丁。由于琴身上有很多补丁,所以琴的声音也不好听。因此,百衲琴成为了一个比喻词,用来形容事物破烂不堪或人的品行不端正。
- 使用场景
- 百衲琴通常用于贬义,用来形容物品质量差、破旧不堪,或者形容人品行不端正、道德败坏。
- 故事起源
-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中有一则故事,说的是秦朝时期,有一位名叫主父偃的官员,他贪污受贿,品行败坏。有一天,他在宴会上弹奏一架破烂不堪的琴,琴身上布满了补丁,琴声难听。大家听了都觉得琴很糟糕,但主父偃却自得其乐。后来,人们就用“百衲琴”来形容破烂不堪或人品行不端正。
- 词语结构
- 名词+名词
- 例句
- 1. 他的房子破烂不堪,简直像是一座百衲琴。2. 这个公司的产品质量太差了,简直就是一台百衲琴。3. 这个人品行不端正,道德败坏,简直就是一个百衲琴。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百衲琴”与破烂不堪的物品或品行不端正的人联系起来,形成联想。可以想象一个琴身上布满了各种大小的补丁的古琴,琴声难听,象征着破烂不堪或人品行不端正。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类似的成语,如“破釜沉舟”、“一败涂地”等,加深对贬义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房子破烂不堪,就像一台百衲琴一样。2. 初中生:他的行为举止简直就像一个百衲琴,不值得信任。3. 高中生:这家公司的产品质量太差了,简直就是一台百衲琴,不值得购买。4. 大学生:他的品行不端正,道德败坏,简直就是一个百衲琴,不值得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