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震惊畏惧。耸,通“ 悚 ”。《新唐书·裴度传》:“ 度 諫曰:‘比陛下月率六七临朝,天下人知勤政, 河朔 贼臣皆耸畏。’”《朱子语类》卷一二九:“为相正要以进退人才为先,使四夷闻知,知所耸畏。”
- 基本含义
- 形容事物高耸挺拔,使人感到敬畏。
- 详细解释
- 耸畏是由“耸”和“畏”两个字组成的成语。“耸”意为高耸、挺拔,“畏”意为敬畏、畏惧。耸畏形容事物高耸挺拔,给人以敬畏之感。
- 使用场景
- 耸畏常用于形容高山、大厦等高大挺拔的事物,也可用于形容人的气度高大、令人敬畏的形象。
- 故事起源
- 耸畏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耸畏”。该成语最初用来形容山势高耸,人们在面对高山时感到敬畏。后来,耸畏逐渐被引申为形容其他高大挺拔的事物,以及人的气度高大令人敬畏之象。
- 词语结构
- 耸畏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意义相近的字组成。
- 例句
- 1. 这座高耸的塔楼令人耸畏。2. 他的气势高大,令人生畏。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耸畏”这个成语与高大挺拔的事物联系起来,例如高山、高楼等,以帮助记忆其基本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高大挺拔相关的成语,如“高楼大厦”、“耸壑昂霄”等,以扩展词汇量和理解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看到那座高山时感到非常耸畏。2. 初中生:他的学识非常渊博,令人耸畏。3. 高中生:面对困难,我们要勇敢面对,不要畏惧耸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