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8日(农历四月初一日) 乙巳蛇年 星期一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知制诰的词语解释
知制诰的意思
拼音:zhī zhì gào    注音:ㄓㄧ ㄓㄧˋ ㄍㄠˋ
使用场景
知制诰常用于讲述法律的普及和执行,以及强调人们应该遵守法律的场景。它可以用于教育和提醒人们要尊重法律、遵守法律。
例句
1. 学校通过开展法律教育活动,让学生明白知制诰的重要性。2. 政府加大法律宣传力度,让市民深刻体会到知制诰的作用。
基本含义
指明君主制定的法令和政令,使百姓明了法令的内容和要求。
基本解释

掌管起草诰命之意,后用作官名。 唐 初以中书舍人为之,掌外制。其后亦有以他官代行其职者,则称某官知制诰。 开元 末,改翰林供奉为学士院,翰林入院一岁,则迁知制诰,专掌内命,典司诏诰。 宋 代因之,为清要之职。 明 代翰林学士或内阁学士,得兼此职。 清 代废。 唐 韩愈 《唐故相权公墓碑》:“﹝ 权德舆 ﹞转起居舍人,遂知制誥,凡撰命词九年,以类集为五十卷,天下称其能。”《旧唐书·韦郊传》:“ 郊 文学尤高,累歷清显。自礼部员外郎知制誥,正拜中书舍人。” 清 袁枚 《随园随笔·官职上》:“ 唐 之中书舍人, 宋 之知制誥,皆就省中起草,故 韦承庆 下笔立成, 郑畋 动无凝思,人以为才。”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一:“ 宋 制:知制誥必召试中书而后除,欲观其敏也。其不试者,号为异礼。”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中国古代的法律制度和官制,了解更多关于法律的知识。同时,可以学习其他与法律相关的成语,拓宽词汇和语言运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应该知制诰,不随便乱扔垃圾。2. 初中生:知制诰是公民的责任,我们要遵守交通法规。3. 高中生:政府通过法律宣传活动,让市民明白知制诰的重要性。4. 大学生:作为法律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深入学习知制诰的精神。
故事起源
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官制和法律制度。在古代,皇帝会发布法令和政令,以治理国家和管理百姓。知制诰强调了法律的普及和执行的重要性,使百姓能够了解法律的内容和要求。
记忆技巧
可以联想成“知道、制定、告示”,通过这个记忆方法,可以更容易记住知制诰的含义和结构。
词语结构
知制诰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知”、“制”、“诰”。
详细解释
知制诰是由“知”、“制”、“诰”三个字组成的成语。知,意为了解、明白;制,指制定、规定;诰,指皇帝发布的法令和政令。知制诰的意思是明白并遵守君主制定的法令和政令,使百姓能够清楚地了解法律的内容和要求。这个成语强调了法律的普及和执行的重要性。
(0)
诗文中出现“知制诰”的诗词

寒食清明十首·其四

唐朝知制诰,多付与诗人。

岂有飞花句,虚为起草臣。

(0)

寄弟

我年四十一,亦知四十非。

双亲家万里,梦寐常依依。

尚幸我弟贤,夙夜侍庭帏。

我无补衮功,只以窃禄违。

自从七月来,三命清切司。

首展经筵书,再篡曹工题。

复令知制诰,代草明光扉。

备员立螭蚴,何异立仗骑。

天子本圣明,忠臣要防微。

秦陇旱为雪,东南潦是饥。

委非亲民职,内计诚无奇。

肉食每自愧,几欲抽簪归。

尚抱献纳心,终欲有所施。

不然望旧山,归来慰严慈。

春初种松竹,想已含绿滋。

未种应为种,勿过青春时。

(0)

苏源明

满朝比比拜边尘,伪命难污守节臣。

褒赏但令知制诰,如何只待作文人。

(0)

九月十五日迩英讲论语终篇赐执政讲读史官燕

长独坐黄昏谁是伴紫薇花对紫薇郎翌日各以表谢又进诗一篇臣轼诗云绣裳画衮云垂地,不作成王剪桐戏。
日高黄繖下西清,风动槐龙舞交翠。
(迩英阁前有双槐,樛然属地如龙形。
)壁中蠹简今千年,漆书蝌蚪光射天。
诸儒不复忧吻燥,东宫赐酒如流泉。
酒酣复拜千金赐,一纸惊鸾回凤字。
苍颜白发便生光,袖有骊珠三十四。
(臣所赐诗并题目及臣姓名,凡三十四字。
)归来车马已喧阗,争看银钩墨色鲜。
人间一日传万口,喜见云章第一篇。
(上前此未尝以御书赐群臣。
)玉堂昼掩文书静,铃索不摇钟漏永。
莫言弄笔数行书,须信时平由主圣。
犬羊散尽沙漠空,捷烽夜到甘泉宫。
似闻指麾筑上郡,已觉谈笑无西戎。
(时熙河新获鬼章。
是日,泾原复奏夏贼数十万人皆遁去。
)文思天子师文母,终闭玉关辞马武。
小臣愿对紫薇花,试草尺书招赞普。
(谨案唐制: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许缀中书舍人班。
今臣以知制诰待罪禁林,故得以紫薇为故事。

(0)

轼以去岁春夏侍立迩英而秋冬之交子由相继入

瞳瞳日脚晓犹清,细细槐花暖自零。
坐阅诸公半廊庙,时看黄色起天庭。
(仆射吕公、门下韩公、左丞刘公,皆自讲席大用。
)上尊初破早朝寒,茗碗仍沾讲舌干。
陛楯诸郎空雨立,故应惭悔不儒冠。
两鹤催颓病不言,年来相继亦乘轩。
误闻九奏聊飞舞,可得徘徊为啄吞。
微生偶脱风波地,晚岁犹存铁石心。
定是香山老居士,世缘终浅道根深。
(乐天自江州司马除忠州刺史,旋以主客郎中知制诰,遂拜中书舍人。
轼虽不敢自比,然谪居黄州,起知文登,召为仪曹,遂忝侍従,出处老少大略相似,庶几复享此翁晚节闲适之乐焉。

(0)

余思未尽加为六韵重寄微之

海内声华并在身,箧中文字绝无伦。
[美微之也。
]遥知独对封章草,忽忆同为献纳臣。
走笔往来盈卷轴,除官递互掌丝纶。
[予与微之前后寄和诗数百篇,近代无如此多有也。
予除中书舍人,微之撰制词;微之除翰林学士,予撰制词。
]制从长庆辞高古,诗到元和体变新。
[微之长庆初知制诰,文格高古,始变俗体,继者效之也。
众称元白为千字律诗,或号元和格。
]各有文姬才稚齿,俱无通子继余尘。
[蔡邑无儿,有女琰,字文姬。
陶潜小儿名通子。
]琴书何必求王粲,与女犹胜与外人。

(0)
诗词分类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诗人
黄宽 储大文 梁鸿 李璮 怀素 黄颇 戴敦元 刘旦 马文升 奚贾 淮上女 杨适 周兴嗣 顾鼎臣 项圣谟 上官均 李遵勖 徐昌图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