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琪草的词语解释
琪草的意思
拼音:qí cǎo    注音:ㄑㄧˊ ㄘㄠˇ
使用场景
琪草这个成语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或艺术作品的美丽绝伦。可以用来形容花草盛开的花园、山水画中的景色、音乐作品中的旋律等等。
例句
1. 这幅山水画中的琪草点缀得如诗如画。2. 春天里,花园里的琪草吸引了许多游客的目光。
基本含义
形容草木美好、瑰丽绝伦。
基本解释

仙草。《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琼臺琪草,玄鹤翔云表,华筵上笙歌绕。”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与自然美、艺术美相关的成语,如“瑶草奇花”、“绝世佳人”等,可以进一步丰富词汇量和文化知识。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春天里,公园里的琪草长得又高又美。2. 初中生:这幅山水画中的琪草点缀得如同仙境一般。3. 高中生:他的音乐作品中融入了琪草般的旋律,让人陶醉其中。
故事起源
琪草一词最早出现在古代诗词中,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就有“琪草纤纤青石井,巨藤摇摇夜灯明”的描述。后来,琪草逐渐被引申为形容草木之美。
记忆技巧
可以将“琪草”这个成语与美丽的自然景观联系起来,想象一幅美丽的山水画中有着瑰丽的琪草,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词语结构
琪草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词组成。
详细解释
琪草是由“琪”和“草”两个词组成的,其中,“琪”指的是珍贵、美好的意思,“草”则指的是植物。琪草这个成语形容草木之美超出常人的想象,具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0)
诗文中出现“琪草”的诗词

游四明山放歌

赤城峨峨一千丈,欲走东海连蓬莱。

望洋忽勒千里足,怒气倒激成潆洄。

太阴冱结惨不泄,仅有一窦从天开。

四明之号自兹始,其脉本自天台来。

绵亘七邑,为里八百,三百八十,芙蓉崔嵬。

道书六六兹第九,丹山赤水何雄哉。

三菁二韭恍可掬,际天浅黛浮云隈。

羊蹲牛伏怒雕镂,大晦小晦争奇瑰。

罾囊所注究何物,灵气郁结凝胚胎。

阴晴瞥眼倏易候,高下指臂交钩排。

峭壁一劈忽千仞,独鹤吊影愁猿猜。

依稀毋乃鬼斧凿,窈冥若有神丁锤。

或如神龙忽掉尾,或若铁骑宵衔枚。

或如丈夫倚长剑,仰看白日心馀哀。

或如华堂敞高会,玉山渐渐东西颓。

或如美女将进酒,凝睇却立擎瑶杯。

忽或纂组杂婉媷,忽或旗鼓纷旋回。

躨跜变化不可以笔述,势掩赤柱驱风雷。

星辰绝顶手堪摸,银河贴天声喧豗。

沧桑迁变运指掌,琉球日本数点青如苔。

阆风一夜忽至此,日月照耀金银台。

空中步虚夜深落,金支翠羽光徘徊。

宛延神物国其下,击斗往往苍崖摧。

阴霾贼雾黝深窟,上有云气徵祥灾。

渴虬饥鳄恣拿攫,苍麋元豹和黄罴。

丹葩琪草四时绿,贝多一树何人栽。

如拳黄独遍幽谷,生啖不用松枝煨。

胡麻满地亦可饭,女萝作衣无须裁。

石屏丹灶孰屏当,霓裳何处相追陪。

呜呼人间果有宅仙处,至此那得留形骸。

昔闻句馀东南擅名胜,瀛壶最近兹其推。

寻真倘恍得灵躅,此处曾隐仙人梅。

谢公万夫凿不得,阮刘遗迹空沉埋。

古人一一呼不应,徒使后死慷慨愁心怀。

终当披发谢尘鞅,冥心决凿山中坯。

丹文秘记有时见,何必岁岁穿芒鞋。

狂歌忽卷海霞出,正值鹤驭风中回。

(0)

丰山同侍御蒋毅所别翰撰陈环江再叠前韵·其一

瑶花琪草未为穷,春日寻芳水涧东。

独步绝峰斜带日,谁言高处不禁风。

孤云过鸟青霄上,远树浮烟碧落中。

别后此心君自见,百年交谊几人同。

(0)

海天吟

南溟万古滔滔流,中有三山日照之神洲,仙人骑鲸欻隐见,破浪忽到东南头。

铁城锦水一都会,群山万壑开遐陬。

七星峰上琼花发,五桂岩边琪草幽。

疑从十洲三岛分此境,离离员峤波间浮。

金屑垣,桂花村,何须秦时桃花源。

我住花村最深稳,夜夜海月照我门。

珊瑚宝树出海底,明珠簸弄蛟龙吞。

天风吹月海山白,仙人与我倾芳樽。

遥指海水千尺深,琅琅高歌海天吟。

海波连山高接天,天上灵妃顾嫣然,会当乘槎牛斗边。

(0)

登镇海楼

秋风萧爽正登楼,琪草琼花映宝邱。

槛外星辰临曲牖,月边雕鹗起清秋。

白云山色当空见,黄木湾声抱岸流。

东望蓬莱今咫尺,可谁骑鹤过瀛洲。

(0)

玉笥山中有白鹤花顶翅宛然类鹤王兰友作诗送至用韵二首·其二

千载苏仙上帝乡,空馀琪草似人长。

夜凉环佩不知处,梦觉满山风露香。

(0)

仙人峰

瑶花琪草遍仙山,山色长依天地閒。

莫道五通无一验,也能云雨向人间。

(0)
诗词分类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诗人
蓝仁 李龏 周孚 范梈 何巩道 夏孙桐 赵完璧 陈子壮 韩日缵 史谨 苏籀 陶宗仪 张吉 吴绮 杨公远 陈樵 韩驹 饶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