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释义]
(助)用在句末,表示决定、允诺或让步的语气,跟‘就是了’相同(多见于早期白话)。如有差错,由我担待~。
- 详细解释
◎ 便了 biànliǎo
——助词,用在句末,跟“就是了”相同
如有差池, 由我担当便了
(1). 汉 王褒 有一僮仆名 便了 。见 汉 王褒 《僮约》。后遂以“便了”为奴仆的代称。 宋 杨万里 《答户部王少愚侍郎书》:“去秋专遣便了走 淮 上,致奠於枢使。” 清 顾炎武 《出郭》诗:“此时不用便了,只须自出提酤。”
(2).助词,用于句末,表示决定、允诺的语气。 元 无名氏 《陈州粜米》楔子:“若有差迟,连着小官坐罪便了。”《水浒传》第三八回:“你休去,只央酒保去回几尾来便了。” 清 孔尚任 《桃花扇·修札》:“既是如此,就此修书便了。”
- 基本含义
- 表示事情已经了结、结束。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口语中,用来表示某件事情已经解决或结束。可以用在正式或非正式的场合,适用于各种日常生活情境。
- 故事起源
- 成语“便了”源自于古代的文学作品《红楼梦》。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小说的第一回中,用来形容贾母与贾政的对话。后来,这个成语逐渐被广泛使用,并成为了现代汉语中的常用成语。
- 词语结构
- 动词+了
- 例句
- 1. 他们经过协商,问题便了。2. 经过努力,困难终于便了。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记忆这个成语:1. 反复阅读和使用这个成语,加深对其含义的理解。2. 将这个成语与具体的情境联系起来,形成记忆的联结。3. 创造自己的例句来使用这个成语,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其他与“便了”相关的成语,如“了了可见”、“了了无多”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完成了作业,便了。2. 初中生:经过努力,我们的演出终于便了。3. 高中生:考试结束后,我们的压力便了。4. 大学生:毕业典礼过后,我们的大学生活也便了。希望这个学习指南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成语“便了”。祝你学习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