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9日(农历四月初二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镌印的词语解释
镌印的意思
拼音:juān yìn    注音:ㄐㄨㄢ ㄧㄣˋ
使用场景
镌印一词通常用于描述对文物、艺术品等进行雕刻或铭刻的过程。此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使用镌印来形容对某人的行为或事迹进行深刻的评价和记忆。
例句
1. 他将自己的名字镌印在石碑上,作为对自己的成就的纪念。2. 这幅画作镌印了艺术家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
基本含义
雕刻或铭刻文字或图案于物体上。也指对人的品德、事迹等进行深刻的评价和记忆。
基本解释

亦作“鎸印”。1.雕版印刷。 茅盾 《子夜》一:“余既镌印 文昌帝君 《太上感应篇》十万部,广布善缘,又手录全文。” 冯德英 《苦菜花》第四章:“这箱子的正面有很多古古怪怪的黑亮旋扭,旋扭上还镌印银色的英文字。”
(2).比喻牢牢记住。 邹韬奋 《萍踪寄语》七五:“这一大群小弟弟小妹妹们的那样起劲的样子,热烈的神情,活泼泼的举动,都深深地永远镌印在我们的脑袋里。”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雕刻相关的成语,如“镂空”、“刻苦耐劳”等,以扩展对中国文化和语言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用木刻板镌印了自己的名字,做成了一个特别的礼物。2. 初中生:这位科学家的发现镌印在历史的篇章中,对人类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3. 高中生:这位作家的思想和文学作品镌印在了时代的记忆中,激励着后人不断进步。
故事起源
镌印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雕刻艺术。在古代,人们经常使用雕刻和铭刻的方式来表达对文化、历史和人物的敬意和纪念。因此,镌印这个成语也隐含着对人们珍视文化遗产和传统的重要性。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将“镌印”这个成语与雕刻艺术联系起来进行记忆。想象一个雕刻师正在用刀在物体上镌刻文字或图案,同时思考这个成语的基本含义和用法,有助于记忆。
词语结构
镌印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镌”和“印”。
详细解释
镌印是一个形容词,用来描述在物体上雕刻或铭刻文字或图案的行为。此外,镌印还可以用来比喻对人的品德、事迹等进行深刻的评价和记忆。
(0)
诗文中出现“镌印”的诗词

自咏十韵

只合沧洲钓与耕,忽依萤烛愧功成。

未游宦路叨卑宦,才到名场得大名。

梁苑二年陪众客,温陵十载佐双旌。

钱财尽是侯王惠,骨肉偕承里巷荣。

拙赋偏闻镌印卖,恶诗亲见画图呈。

多栽桃李期春色,阔凿池塘许月明。

寒益轻裯饶美寝,出乘车马免徒行。

粗支菽粟防饥歉,薄有杯盘备送迎。

僧俗共邻栖隐乐,妻孥同爱水云清。

如今便死还甘分,莫更嫌他白发生。

(0)

同人分咏古十印得刘渊之印

汉宝缺角威斗亡,永嘉六玺归晋阳。

中间窃夺数十载,天生汉甥刘元海。

元海二角真英雄,蛟龙那得居池中。

可怜王侯降编户,刘渊名但镌顽铜。

此铜镌印尚青组,随陆文兼绛灌武。

朱范同门传五经,曾以旧缄封印土。

无端玉玺来河汾,改元刻瑞增三文。

平阳光昌汉天子,岂监司马家儿军。

当涂典午皆成篡,昭烈庙中出降禅。

公主之孙能复仇,人心到底思东汉。

惜哉和曜性不仁,不及李渊生世民。

若使石符奉汉玺,讳渊久已如唐人。

我今得印系之肘,刚卯金刀辟邪钮。

回水为渊属象形,想见单于文在手。

(0)

台湾沦陷纪哀

天倾西北度,地缺东南方。

蛟龙激海水,沦没蓬莱乡。

熬波沸巨浪,白日黯无光。

山俏牵木魅,土怪鞭石梁。

颠簸王母阙,震坼禹皇疆。

洪水湮部洲,燹火及昆冈。

嗟哉武陵客,坱莽失康庄。

避秦无源路,仰首望苍苍。

天心方有醉,西眷弥不遑。

玄枵淫岁纪,鹑首赐扶桑。

戈船起海岱,毒弩横汪洋。

寄托不得人,措置纷乖张。

射人空射马,擒贼不擒王。

不能捣巢穴,坐守任跳踉。

平日糜巨亿,海军等木僵。

柄政三十年,陆守复徬徨。

纷纷交涉事,议和绝不刚。

何为多设施,铁路亘遐荒。

大敌不敢战,乃受小敌创。

如许弹丸地,中国屈输将。

峨峨冲车轮,当路避螳螂。

叹我生此邦,眼泪作饭浆。

感时辄呜唈,事事结中肠。

复遭此世变,台海如沸汤。

输币兼割地,皇上费周章。

听为民主国,大总统曰唐。

玉人镌印绶,戎仆制旗常。

欢迎动郊野,宣耀照城阊。

覆舟得援溺,黔首喜欲狂。

逃遁先有人,万民阻行囊。

推戴大抚帅,中流恃宝航。

磨戈思一战,同泽赋三良。

黑旗兼栋军,曩岁经战场。

人心乃叵测,林氏首徜徉。

国恩不奋报,梓里不筹防。

敌氛来海上,引兵竟归藏。

无才哥舒翰,中夜起皇皇。

敌骑犹在边,唤渡觅洋商。

托词将督战,脱身沧海旁。

马厩冲烟火,无主乱兵攘。

居民不得安,招敌入城厢。

迟之逾三日,始见东兵行。

弹枪前队仗,炮子后筐箱。

马蹄行郭索,剑佩带锒铛。

头有髡发冠,腰无下体裳。

皂袍长至地,犹存古时装。

纠纷穿阛阓,住宿占民房。

杀戮幸不甚,老稚得踉蹡。

成群争越海,流离事堪伤。

叹息唐抚军,始末未交锋。

敌得长驱进,拉朽施利铓。

谁料大厦倾,乃逢一木当。

香山苗栗间,义民起如蝗。

鏖战不得前,敌马徒披猖。

自言海上来,未遭此颉颃。

倡之者为谁,义士吴徐姜。

用矛赴齐师,争推为徐骧。

绍祖亦悍斗,视死如阳阳。

吴君能统率,亦未易低昂。

村妇佐磨刀,耕农自裹粮。

力抗已兼旬,太守来共襄。

可恨县令李,掣肘不为倡。

无米巧妇炊,有沙道济量。

揭竿禦坚炮,无成亦足强。

五月迨流火,雷电破斧戕。

彼族添新兵,犀利何可尝。

刘帅援军至,迟缓徒奔忙。

曩土填决河,无益于河隍。

叹息台中郡,一旦同淜滂。

城下多死人,村间多痍疮。

乌鸦早暮飞,啄肉啼悲吭。

月黑鬼燐出,天暗飓台飏。

维时正上弦,暴雨继恒旸。

我在沧桑内,变迁托痴佯。

七月月几望,敌兵忽不扬。

游骑将南进,伏甲起深篁。

使之铩羽回,顿觉不翱翔。

可惜空弮搏,难当百鍊钢。

逾月聚兵往,民众见驱狼。

所叹刘光世,晚节不昭彰。

战守两茫然,坐镇岂民望。

为时固云久,赴敌未慨慷。

传闻于道路,今已去敖仓。

巍巍赤崁城,一带失保障。

可怜海外民,戴汉心未忘。

凶耗虽耳熟,疑信不求详。

昨日海关处,新令悬煌煌。

赋税将重征,不及恤流亡。

今春多灾异,天上分玄黄。

不出旬日间,澎湖受兵殃。

为时甫半年,黑劫换红羊。

蹂躏二千里,犹未收欃枪。

嗟我中华产,长鬣对艅艎。

儒冠皆扫地,表海空泱泱。千秋伦物国,一旦化狼◆。

譬如五彩凤,俯首九头鸧。

末世多如斯,晋宋已蜩螗。

愁思无由写,日日登北邙。

举目见蓬蒿,涕泗如逝湟。

哀哉乱世内,默默谋为臧。

(0)

闻刘东周黄门归自海外乞私印石

玉节凌风度尾闾,洪涛几犯雪山如。

岛夷路犒羞鱼馈,国主郊迎服象舆。

归橐避嫌无薏苡,遐荒谙俗有图书。

沧洲文石堪镌印,乞取龙骧压载余。

(0)
诗词分类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诗人
金克木 夏承焘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