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以梅树为主要特色的园林。 宋 杨万里 《岁之二日欲游翟园因寒风而止》诗:“千骑朝来填戟内,双旌已復指梅园。”
(2).园名。在 江苏省 无锡市 西南 五里湖 北。因山为园,植梅数千株。 清 末为进士 徐殿一 小桃园,辛亥以后,成为 荣 家邸园。今为 太湖 名胜之一。
(3).“ 梅园新村 ”的省称。 董必武 《梅园新村题诗》:“指点旧居怀往事, 梅园 傅厚岗 留名。” 赵朴初 《访梅园新村》诗:“晨征肃肃访 梅园 ,犹有梅花着意妍。”参见“ 梅园新村 ”。
- 基本含义
- 指梅花盛开的园子,比喻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
- 详细解释
- 成语“梅园”常用来形容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类似于现代社交圈子。梅花是冬季开放的花朵,象征坚强和不畏寒冷,因此梅园也寓意着文人的坚韧和不畏艰难。梅园通常是文人们交流学问、切磋才艺、共同创作的场所,也是他们追求艺术和人生理想的象征。
- 使用场景
- 成语“梅园”常用于形容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比如文化沙龙、学术会议、艺术展览等。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某个领域或圈子中的高人气和受欢迎程度。
- 故事起源
- 《东坡志林》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一部文集,其中有一篇文章叫做《梅园》。文章中描述了苏轼与友人在梅园中品赏梅花、饮酒作诗的情景,以及他们对梅花的赞美和对文人交流的思考。这篇文章使得“梅园”一词被广泛使用,成为形容文人雅士聚集的地方的代名词。
- 词语结构
- 主语+动词+宾语
- 例句
- 1. 这个文化沙龙是真正的梅园,每次聚会都有很多文人雅士参加。2. 昨天的学术会议就像一个梅园,各个领域的专家都聚集在一起交流思想。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与梅花的形象联系来记忆成语“梅园”。梅花是冬季开放的花朵,坚韧而不畏寒冷,就像文人雅士在困难环境中仍然保持高尚情操一样。想象自己置身于梅园中,与文人雅士一起交流学问和艺术,这样可以更容易记住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如果你对中国文化和文学感兴趣,可以继续学习苏轼的作品,了解更多关于梅花和梅园的诗词和故事。此外,你还可以探索其他与文人雅士相关的成语,如“鹤立鸡群”、“一代宗师”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喜欢参加学校的梅园活动,可以和同学们一起欣赏美丽的梅花。2. 初中生:我希望将来能够在一个梅园中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人交流学习。3. 高中生:这个学术会议就像一个梅园,我有机会与各个领域的专家交流思想。4. 大学生:这个文化沙龙是一个真正的梅园,每次聚会都有很多文人雅士参加。5. 成年人:我们的办公室就像一个梅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专长,互相学习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