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寺院撞钟之木。因制成鲸鱼形,故称。亦借指钟、钟声。 宋 黄庭坚 《阻风入长芦寺》诗:“金碧动江水,钟鱼到客船。” 金 宗道 《宝嵓僧舍》诗:“寂寂钟鱼柏满轩,午风轻颺煮茶烟。”参见“ 鐘鱼 ”。
形同鲸鱼的撞钟的大木。语本《文选·班固〈东都赋〉》“於是发鲸鱼,鏗华鐘” 李善 注引 三国 吴 薛综 《西京赋》注:“海中有大鱼名鲸,又有兽名蒲牢。蒲牢素畏鲸鱼。鲸鱼击蒲牢,蒲牢輒大鸣呼。凡鐘欲令其声大者,故作蒲牢於其上,撞鐘者名为鲸鱼。” 宋 陆游 《西林傅庵主求定庵诗》之一:“粥后鐘鱼未动时,夜灯仍对碧琉璃。” 清 孙枝蔚 《赠李湘北学士》诗:“狮象力最雄,鐘鱼声不迫。”
- 基本含义
- 形容人的心思不定,反复无常。
- 详细解释
- 钟鱼是由“钟”和“鱼”两个词组成的成语。钟是指古代的一种计时器,鱼则代表着水中的生物。钟鱼比喻人的心思像钟摆一样来回摆动,无法安定下来,容易改变主意或态度。
- 使用场景
- 这个成语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对事物的看法或态度不稳定,容易受外界影响而改变主意。例如,当你在描述一个人对一个问题的态度时,可以使用“钟鱼”来形容他的心思不定。
- 故事起源
- 《淮南子·说林训》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古代有一个人拿着一只鱼在钟上走来走去。有人问他为什么这样做,他回答说:“我要让这只鱼知道时间。”这个故事形象地描述了钟鱼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钟鱼是一个形容词性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他对工作的态度像钟鱼一样,时而积极,时而消极。2. 她的想法总是像钟鱼一样,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钟鱼想象成一个摆动的钟摆,表示人的心思不定。可以通过反复模拟钟摆的摆动来帮助记忆。
- 延伸学习
- 了解其他类似的成语,如“心如止水”、“变化无常”等,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运用钟鱼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妹妹的心思像钟鱼一样,刚才还想吃苹果,现在又说要吃橙子了。2. 初中生:我哥哥对电影的评价总是像钟鱼一样,一会儿说好看,一会儿说无聊。3. 高中生:她的决定总是像钟鱼一样,一会儿要去留学,一会儿又改变主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