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军粮。《三国志·魏志·贾逵传》:“以兵粮给 休 ( 曹休 ), 休 军乃振。” 清 龚自珍 《西域置行省议》:“ 贵州 无重兵,官糈兵粮,入不偿出,每岁国家赔出五六万两至八九万两不等,未尝食 贵州 之利。”
- 基本含义
- 兵戈与粮草,指军事行动中必不可少的军需物资。
- 详细解释
- 兵粮是指军队进行战斗所需的武器、兵器以及粮食、草料等物资。兵粮是军队生存和作战的基本保障,没有充足的兵粮,军队就无法维持长时间的作战行动。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战争或军事行动中物资供给的重要性,也可用于比喻工作、学习等领域中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
- 故事起源
- 兵粮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小雅·鹤鸣》中,原文为“兵车既驾,兵器既张,弓矢既张,兵粮已行。”意指战争开始时,军队的武器已经准备好,兵粮也已经准备充足。后来,兵粮成为指代军事行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资的成语。
- 词语结构
- 兵粮是一个名词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例句
- 1. 军队的胜败与兵粮的供给密切相关。2. 在这个项目中,技术和资金是兵粮,缺一不可。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兵粮的形象与军队作战的场景联系起来,想象军队需要充足的武器和粮食才能战胜敌人。可以通过与军事相关的图片、视频或故事来加深记忆。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军事制度、军队的组织和作战方式,以及军事运筹战略等方面的知识,深入了解兵粮在军事行动中的重要性。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军队要战胜敌人,就要有充足的兵粮。2. 初中生:学习就像打仗,知识和思维是我们的兵器,充足的精力和营养就是兵粮。3. 高中生:备考就像军事行动,充足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是我们的兵粮。4. 大学生:创业就像打仗,资金和人才是我们的兵器,充足的资源和市场需求就是兵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