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省身克己常用于教育、礼仪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场合,以提醒人们要懂得节俭和自制。它也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有自律和自制力,不被物质和欲望所左右。
- 例句
- 1. 他一直以来都非常省身克己,从不乱花钱。2. 她克己节俭,一直保持着健康的生活方式。
- 基本含义
- 指自觉节省自己的身体和行为,克制自己的欲望,不浪费和奢侈。
- 延伸学习
- 你可以进一步学习与“省身克己”相关的成语和词语,如“节俭”、“自律”、“自制力”等。了解这些词语的含义和用法,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省身克己”这个成语。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要学会省身克己,不乱花零花钱。2. 初中生: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克己节俭,不浪费资源。3. 高中生:大学生活需要自律和省身克己,不能沉迷于娱乐和消费。4. 大学生:我要通过省身克己来管理我的时间和金钱,实现自己的目标。5. 成年人:在现代社会,要保持省身克己的品质不容易,但这是一种重要的修养和价值观。
- 故事起源
- 据说,这个成语的故事源自于中国古代的一个寺庙。这个寺庙的和尚非常节俭,从不浪费食物和资源。有一天,一个寺庙的信徒来拜访,带来了一些贵重的礼物。和尚接受了礼物,但马上将它们分发给了其他需要的人。这个故事传开后,人们用“省身克己”来形容这位和尚的行为,以及对节俭和自制的崇尚。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省身克己”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自己的身体周围画上一个圈,表示要保护自己的身体和行为。然后,想象一个人在圈内克制自己的欲望和浪费,以保持节俭和自制力。
- 词语结构
- 省身克己由三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省”、“身”和“克己”。其中,“省”表示节省和节俭,“身”表示身体和行为,“克己”表示克制自己的欲望和自制力。
- 词语解释
- xǐng shēn kè jǐ ㄒㄧㄥˇ ㄕㄣ ㄎㄜˋ ㄐㄧˇ
省身克己
检查自身过失,克制自己非分之想。 明 钱德洪 《王文成公<大学问>跋》:“吾党各以己见立説,学者稍见本体,即好为径超顿悟之説,无復有省身克己之功。”亦省作“ 省克 ”。 叶圣陶 《病夫》:“现在正缺乏一种修养的书籍给他们看,让他们做一点省克的工夫。”
- 详细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