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逃藏常用于形容某人在面对困难、危险或责任时不敢正视,选择逃避或躲藏起来。这个成语多用于贬义,用来批评那些不勇敢面对问题的人。
- 例句
- 1. 他面对困难总是逃藏,从不敢正视。2. 这个领导在危机面前逃藏起来,对团队没有任何帮助。
- 基本含义
- 指逃避责任,躲避困难或危险。
- 基本解释
逃避隐藏。《尔雅·释诂下》“窜,微也” 晋 郭璞 注:“微,谓逃藏也。” 宋 陆九渊 《马苏宰》:“春夏则羣来耕穫,秋冬则弃去逃藏。”
- 延伸学习
- 了解更多与逃避、躲藏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躲躲闪闪”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考试没考好,逃藏起来不敢告诉爸爸妈妈。2. 初中生:他逃藏在教室里,不敢面对同学们的嘲笑。3. 高中生:面对挑战,他选择逃藏,错失了很多机会。
- 故事起源
- 逃藏这个成语的故事起源于古代的一个故事。相传,战国时期,楚国有个叫孟尝君的贵族,他因为畏惧战争而逃避了自己应尽的责任,躲藏在家中。后来,他被人指责为“逃藏之人”,从而形成了这个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面对困难时,不敢正视,选择躲藏起来,逃避责任。
- 词语结构
- 动词 + 动词
- 详细解释
- 逃藏是由动词“逃”和动词“藏”组成的成语。逃指逃走、逃避,藏指隐藏、躲藏。逃藏的含义是指为了逃避责任、躲避困难或危险而采取躲藏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