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颜体常常用于形容人的仪态举止,可以用来形容正式场合下的言谈举止庄重、严肃。例如,可以用来形容一个人在会议上发言时态度庄重、言辞谨慎,不敢放肆或轻慢。
- 例句
- 1. 在正式场合,他总是保持着颜体,举止庄重得体。2. 这位领导的言谈举止严肃庄重,真是个颜体的典范。
- 基本含义
- 指言谈举止严肃庄重,不敢放肆或轻慢。
- 基本解释
◎ 颜体 yántǐ
[Yan Zhenqing style,a calligrapher in Tang Dynasty] 唐代颜真卿所写的字体,浑厚挺拔,开阔雄劲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仪态举止相关的成语,如“仪态万方”、“举止大方”等,扩大对这一主题的词汇掌握。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在课堂上,老师要求我们保持颜体,不要随便说话。2. 初中生:参加学校的开学典礼,我们要保持颜体,展示学生的庄重形象。3. 高中生:在模拟联合国会议上,我们代表国家发言时要保持颜体,展现出国家的严肃态度。4. 大学生:在求职面试中,我们要保持颜体,展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严谨态度。
- 故事起源
- 《汉书·刘向传》中有一则故事,刘向是西汉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在一次宴会上,与朋友们聚会时,谈笑风生,举止放肆。当时有人对他说:“你是当世的学者,应该保持严肃庄重的仪态。”刘向听后感到惭愧,从此改正了自己的言谈举止,以示严肃。后来人们就用“颜体”来形容一个人举止庄重、言行得体。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将“颜”字与脸色联系在一起,将“体”字与举止态度联系在一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可以想象一个人的脸色严肃庄重,举止态度严谨,从而形成对“颜体”的理解。
- 词语结构
- 主谓结构。
- 详细解释
唐 书法家 颜真卿 的字体风格。其书法初学 褚遂良 ,后学 张旭 笔法,正楷端庄雄伟,气势开张;行书遒劲郁勃。古法为之一变,世称“颜体”。 白沙 《康有为和他的<广艺舟双楫>》:“如果说, 魏 晋 以前‘体’这个字是表示书体的话,在 魏 晋 以后就转向表示个人风格,如‘颜体’、‘柳体’、‘赵体’,并非是三种字体,仅仅表示三种不同风格的书法而已。” 吕更荣 《中国书法简史》第八讲(三):“ 颜真卿 的书法,主要得到了 张旭 的指导,上承 王羲之 的传统,又习初 唐 四家特点,兼收 南北朝 书法新鲜营养。学习时有选择,有取舍,是 唐 朝新书体的创造者,称为‘颜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