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17日(农历三月二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四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腹背的词语解释
腹背的意思
拼音:fù bèi    注音:ㄈㄨˋ ㄅㄟˋ
基本解释

(1).指前面和后面。《晋书·慕容超载记》:“别敕 段暉 率 兖州 之军,缘山东下,腹背击之,上策也。”《北史·韦阆传》:“ 南郢州 刺史 田夷 启称 朏 父 珍 往任 荆州 ,恩洽夷夏,乞 朏 充南道别将,领 荆州 驍勇,共为腹背。”《宋史·河渠志一》:“其东则 大河 西来,其西则 西山 诸水东注,腹背受水,两难扞御。” 金 元好问 《涌金亭示同游诸君》诗:“我从 汾 晋 来,山之面目腹背皆经过。”
(2).比喻关系切近。《后汉书·黄琼传》:“黄门协邪,羣辈相党,自 冀 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共搆姦轨。”《宋史·忠义传二·唐重》:“又闻 西夏 侵掠 鄜 延 ,为腹背患。”

基本含义
形容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使人陷入危险境地。
详细解释
腹背之毛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齐人之师,至于梁而还,遇晋师于鄢陵之阪,曰腹背之毛。”腹背之毛形容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使人陷入危险境地。毛指的是兽类的毛发,腹指的是前面,背指的是后面。比喻敌人进攻的方向多且密集,使人难以应对。
使用场景
用于形容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的情况,也可以用于形容陷入两难境地的局面。
故事起源
腹背之毛的故事起源于《左传·襄公二十四年》的一段历史故事。当时齐国的军队回师途中,遇到了晋国的军队。晋国军队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齐国军队陷入了危险境地。后来,人们用“腹背之毛”来形容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的情况。
词语结构
名词+名词+之+名词
例句
1. 在这次比赛中,我们的队伍被对手腹背之毛,完全没有还手之力。2. 这个计划会让我们陷入腹背之毛的境地,我们需要谨慎考虑。
记忆技巧
可以将“腹背之毛”与敌人从前后两面同时进攻的情景联系起来,形象地描绘出敌人的攻击方式,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延伸学习
可以学习其他与战争、军事有关的成语,如“围魏救赵”、“兵不厌诈”等,以扩展对汉语成语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敌人从前后两面包围我们,我们陷入了腹背之毛的局面。2. 初中生:这个计划存在很大的风险,我们可能会陷入腹背之毛。3. 高中生:在面对竞争对手的攻击时,我们必须做好充分准备,以免陷入腹背之毛的境地。
(0)
诗文中出现“腹背”的诗词

答魏子悌诗

崇台非一?,珍裘非一腋。多士成大业,群贤济弘绩。

遇蒙时来会,聊齐朝彦迹。

顾此腹背羽,愧彼排虚翮。

寄身荫四岳,托好凭三益。

倾盖虽终朝,大分迈畴昔。

在危每同险,处安不异易。

俱涉晋昌艰,共更飞狐厄。

恩由契阔生,义随周旋积。

岂谓乡曲誉,谬充本州役。

乖离令我感,悲欣使情惕。

理以精神通,匪曰形骸隔。

妙诗申笃好,清义贯幽赜。

恨无随侯珠,以酬荆文璧。

(0)

再和颖叔志游

君为五羊仙,我效退之拜。

默契如来禅,安用传画绘。

沧海虽云阔,万里有限际。

请从造物论,一瞬即破碎。

灵龟胡为乎,钻灼烂腹背

生能发幽冤,神理助奇怪。

晚投古寺食,荤味不如菜。

摩挲庭下碑,百岁苍藓晦。

忽逢润经处,房公俨如在。

度人要成林,今已播禅话。

忽为杀盗淫,佛敕所告戒。

种子积无明,应须法雨洒。

幸陪莲社缘,彼此吸清瀣。

噫嗟絷轩冕,憔悴尘垢态。

一朝趋地狱,苦恼孰肯代。

莹如摩尼珠,谁使浊水坏。

与公志斯游,浩荡形骸外。

(0)

续感兴二十五首·其十二

黄鹄浴海水,一举凌紫埃。

长风九万里,正值天门开。

不知食何食,云路方徘徊。

嗟我鸿雁侣,避寒声悲哀。

失身堕泥滓,腹背日摧颓。

城东极恶少,挟弹巧相猜。

稻粱未足溉,云雨何时来。

不希附脩翮,有分终蒿莱。

(0)

天山歌

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穷冬棱棱朔风裂,雪复包山没山骨。

峰形积古谁得窥,上有鸿蒙万年雪。

天山之石绿如玉,雪与石光皆染绿。

半空石堕冰忽开,对面居然落飞瀑。

青松岗头鼠陆梁,一一竟欲餐天光。

沿林弱雉飞不起,经月饱啖松花香。

人行山口雪没踪,山腹久已藏春风。

始知灵境迥然异,气候顿与三霄通。

我谓长城不须筑,此险天教限沙漠。

山南山北尔许长,瀚海黄河兹起伏。

他时逐客倘得还,置家亦象祁连山。

控弦纵逊骡骑霍,投笔或似扶风班。

别家近已忘年载,日出沧溟倘家在。

连峰偶一望东南,云气蒙蒙生腹背

九州我昔历险夷,五岳顶上都标题。

南条北条等闲尔,太乙太室输此奇。

君不见奇钟塞外天奚取,风力史人猛飞举。

一峰缺处补一云,人欲出山云不许。

(0)

三月十日观南安赵使君所藏书画古器物

三月浃旬新雨馀,市河一舸如浮苴。

言寻佳客赵横浦,步入城隅门巷纡。

褰帘迎揖坐便坐,深炷炉熏呼茗盂。

砚屏方截紫绮段,楚瑶秀列珊瑚株。

是家素号虹月舫,载画盈簏书盈车。

客逢好事要审鉴,便肯解褚倾囊储。

相看贵德亦贵物,古玉错落排筵敷。

鹿卢带钩环佩玦,鞸䩬昔将承属镂。

佩章六纽四官印,篆画刻深铜质粗。

配之冲牙奉君子,贯以系璲联金鱼。

连钱骢马琢文玉,圉人立侧垂裙裾。

神工定复烦剞劂,赤刀故想来锟鋘。

次陈鼎器论制作,商周秦汉焉可诬。

玄武实水卣实醴,腹背翠错提梁朱。

最奇剑槊尺有咫,绿玉龟鳞纯体肤。

精铜岁久刚性在,间阅燥湿其无渝。

铨量画品差甲乙,锦褾玉轴随伸舒。

庭光古佛出梵相,满月在水莲生趺。

卢前吴后笔锋劲,履豨承蜩玄化俱。

瑶池仙会上中卷,细巧自是吴元瑜。

云霞楼观递隐见,花竹羽毛工染濡。

绛旌飘转紫箫发,步辇导从千琼姝。

终篇八骏惜既阙,诗亡可补此置诸。

意夫鬼物掩疵吝,免彼耄荒留叹吁。

徐熙葩叶妙设色,尘昏蠹蚀犹鲜腴。

古绡一段写秋意,芙蓉鸂鶒连茭芦。

梦载鸱夷浮浩渺,此兴初不缘莼鲈。

七客张萱为谁作,浓墨大笔色不枯。

五人人跨一善马,一跨乌犍一蹇驴。

印窠惨澹悦生字,岂曾籍入官中帑。

穰穰画苑姑拨弃,伸眉更请评法书。

二王真迹胡可得,硬黄数幅真唐摹。

兰亭五字损不损,肥本瘦本斑斑殊。

如人身口耳目具,神采乃在颊上须。

虎贲举樽虽甚似,优孟抵掌何其疏。

世间楮墨日弊弊,欲驾跛鳖行天衢。

南唐常侍六书学,凌轹斯邈开榛芜。

杂诗流丽满一卷,铜甬篆法无能踰。

金绳铁纽莽回互,山虬海蜃争腾驱。

嗟予欲读屡钳口,形求意索且须臾。

泰山继起石鼓后,李监捷出张先弧。

向微二徐为启籥,此道湮灭谁昭苏。

真书生行行生草,飞白籀隶同一枢。

张颠草圣入三昧,小楷妙合褚与虞。

《郎官石记》毁已久,百金可有墨本无。

世之珍物岂待赞,题记况复经鲜于。

绮园角夏四神坐,刻字寸许无葩荂。

永平元舅纪功颂,燕然何在拓墨乌。

厓镌野刻百数种,传观一二日已晡。

馀欢未尽谋再至,榜人催发吾归欤。

暮投萧寺微雨作,昏灯照影溜鸣渠。

冥怀且复领其要,回向灼观心地初。

百年蓬累大宇宙,荡摇不啻风中旟。

寓意于物形勿著,尤物亦能为我娱。

滞形小足致偷夺,大或控颐伤口珠。

牛李相倾坐石祸,王涯复壁嘻其愚。

吾徒适目取一快,彼豪巧者方睢盱。

唏予嗜古与君并,见猎时然思负嵎。

作诗纪载实覶缕,若遇匠手当刊除。

同观六士梁越产,王杨三子甘陈余。

交游聚散等萍絮,春风眇眇吹江湖。

徵诗如见所见者,后有画者传之图。

(0)

小孤山

浔阳之水分九派,汇入大海流汹汹。

彭郎矶下忽一折,小孤屹立森当中。

天门阊阖影詄荡,倚傍谢绝蓬莱峰。

江山半壁厄天险,万壑帖伏不敢东。

我来正见白日堕,石级百仞愁难穷。

山神拱揖若相告,昔岁兵革殊匆匆。

敌人何由据要害,岂有飞渡无交攻。

先声后来贵夺隘,誓死并力临其冲。

楼船蔽水箭满眼,彭公飒爽人中龙。

巨雷翻空烈火沸,昼夜但见江光红。

撼山山动贼尽溃,黑云摧拉天无容。

出师以来数百战,湘军此举成大功。

吴头楚尾固筦钥,腹背自与淮淝通。

自从江南殄残贼,长鲸敢作洪涛风。

浮云朝暮互起灭,太息尚有南飞鸿。

移山叠浪挂帆席,隐隐听打寒烟钟。

(0)
诗词分类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诗人
张孝祥 李孝光 陆求可 王炎 何梦桂 诗经 张嵲 朱松 林则徐 韦应物 晏殊 唐寅 李煜 傅山 戴表元 张籍 刘子翚 许景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