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7日(农历三月三十日) 乙巳蛇年 星期日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钩校的词语解释
钩校的意思
拼音:gōu xiào    注音:ㄍㄡ ㄒㄧㄠˋ
使用场景
钩校一词常用于描述某人利用手段或方法,暗中诱导他人陷入困境的行为。可以用于描述政治、商业、社交等各个领域中的陷阱、算计或诡计。
例句
1. 他利用职务之便,钩校了许多人,使得他们陷入了困境。2. 这个商人经常使用各种手段钩校竞争对手,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基本含义
指利用手段或方法,暗中引诱或诱使别人陷入困境。
基本解释

亦作“钩校”。1.查对;查考。《汉书·陈咸传》:“少府多寳物,属官 咸 皆鉤校,发其姦臧。”《新唐书·奚陟传》:“又乾没京兆钱六十八万緍,请付比部鉤校。” 章炳麟 《五朝法律索隐》:“驰説者不暇钩校,而空尊尚西方。”
(2).搜求,查找。 明 归有光 《马政蠲贷》:“天子新即位,詔书蠲逋已责,天下鼓舞若更生。而奉行者犹加诛求,钩校愈密。”

延伸学习
可以进一步学习相关的成语和词语,了解更多关于权谋斗争、算计和诡计的表达方式。同时,也可以学习相关的故事和历史事件,深入了解权力争夺和权谋斗争的背景和发展。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他利用聪明才智,钩校了同学们的思维,让他们陷入了迷惑之中。2. 初中生:政治家利用舆论钩校了公众的情绪,以达到自己的目的。3. 高中生:商人利用市场规律钩校了竞争对手,从而获得了更多的市场份额。4. 大学生:他通过社交网络钩校了很多人,使得他们在网络上沉迷不已。5. 成年人:政府通过政策钩校了企业,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故事起源
关于钩校的故事并不多见,但这个成语的含义在古代的一些文献中有所提及。这个成语的起源可能与古代的权谋斗争和权力争夺有关,但具体的故事起源尚未查证到确切的来源。
记忆技巧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住钩校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钩子暗中控制着一个人,将他引诱或诱使陷入困境。
词语结构
钩校是一个动宾短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详细解释
钩校是由“钩”和“校”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钩”是指用钩子钩住,暗中控制;“校”是指用手段或方法暗中引诱。两者结合在一起,表示利用手段或方法,暗中引诱或诱使别人陷入困境。
(0)
诗文中出现“钩校”的诗词

读开少御史谏章漫书

吾家有仲文,风流擅文赋。

横被党人名,钩校同我锢。

吴江举义师,竟被楼船误。

脱身西入关,上书蒙奇遇。

片言赐豸冠,宰相苦见妒。

吾兄勇报恩,有怀无不吐。

会稽初入国,冀马方东渡。

恤邻宜见哀,况乃唇齿傅!如何元子诞,封爵遍?䪒。

称觞拜新恩,举朝懵不寤?

一疏破迷群,遂使主人惧。

谏章满皂囊,兹当推独步。

(0)

哀江南·其七

考功人伦表,名德冠东南。

物望被钩校,时议早抽簪。

潜居泖水滨,轩户临清潭。

与我开轩坐,羡此碧于蓝。

曰予效怀沙,魂魄亮所甘!

秋风马嘶急,斯言果不惭。

贞白贻千秋,泖波同湛湛。

(0)

偶述情事

投弁归柴荆,时晦企遵养。

颇谐筑搆庸,亦遂灌植赏。

素履暮已定,空法独结想。

自甘娄生戒,无论□□□。

衷和亦气谧,焉足问直枉。

违俗柰束扰,钩校既非尚。

物理不爽铢,答应难绝响。

一旦□□□,□□□□鞅。

(0)

摄领审官六日还印长文戏作五言

山野不事事,未尝中绳墨。

得官笔砚间,懒与慢成癖。

前日承君乏,始亲薄领役。

钩校毫芒,简发差寸尺。

自知非其任,良有不可力。

君诚神仙人,那得头不白。

繇兹谢睎跂,依隐就閒寂。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扬雄 晁错 班昭 刘恒 刘秀 甄氏 祢衡 刘启 邹阳 班彪 路温舒 戴圣 向秀 鸠摩罗什 左丘明 韩非 庄周 李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