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诗句网 2025年04月22日(农历三月廿五日) 乙巳蛇年 星期二
当前位置:小诗句网 > 在线汉语词典 > 攘羭的词语解释
攘羭的意思
拼音:rǎng yú    注音:ㄖㄤˇ ㄧㄩˊ
使用场景
攘羭常用于描述抵抗外敌入侵、消除邪恶势力的行动。可以用来形容国家、军队、警察等力量保卫国家安全,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抵抗欺凌、打击犯罪的行为。
例句
1. 为了保卫国家,我们必须团结起来攘羭。2. 他英勇地攘羭了社区里的恶势力,保护了居民的安全。3. 这支军队奋勇攘羭,抵挡住了敌人的入侵。
基本含义
消灭外敌或邪恶势力。
基本解释

《左传·僖公四年》:“攘公之羭。” 杜预 注:“攘,除也。羭,美也。”本谓有损美名。后多以“攘羭”为掠美之意。 唐 李商隐 《为荥阳公桂州谢上表》:“敢伐善以攘羭,固尽诚於养栋。”

延伸学习
了解更多关于中国历史上的抵抗外敌的故事,如《岳飞攻擂》、《粟裕攻打白求恩》等,可以帮助加深对攘羭这个成语的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我们要勇敢地攘羭,保护我们的家园。2. 初中生:警察叔叔每天都在努力攘羭,保护社区的安全。3. 高中生:历史告诉我们,只有团结起来攘羭,我们才能保卫国家的安全。
故事起源
攘羭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故事。相传,古代中国有一种叫羭族的外族,他们常常侵略中国的边境地区,给当地人民带来了很多苦难。为了保护家园,中国人民勇敢地抵抗羭族的入侵,最终成功将他们赶走。攘羭这个成语就是从这个故事中演变而来的。
记忆技巧
可以用“攘除邪恶势力”来帮助记忆攘羭这个成语的含义。攘和除都有消除、驱逐的意思,邪恶势力则代表了羭。通过将这些关键词联系在一起,可以更容易记住攘羭的基本含义。
词语结构
攘羭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攘作为动词,表示消除、驱逐的意思;羭作为宾语,表示外族或邪恶势力。
详细解释
攘羭是一个古代的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攘意为消除、驱逐,羭指外族或邪恶势力。攘羭的含义是消灭外敌或邪恶势力,保卫家园和社会安宁。
(0)
诗文中出现“攘羭”的诗词

谢灵运诗云中为天地物今成鄙夫有取以为韵遣兴作十章兼寄云叟·其九

灌园如结庐,畦蔬如养雏。

敏耘斯易壮,稍堕或攘羭

卖菜厌求益,得酒聊歌呼。

醒来北窗下,解衣诵潜夫。

(0)
诗词分类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诗人
顾众 司马承祯 许稷 何焯 谢混 鸠罗摩什 可朋 金俊明 陈文述 贺兰进明 虞仲文 舒元舆 焦循 刘定之 李从善 嵇璜 鲍令晖 李元度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小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原文及赏析、诗人简介及诗词名句大全。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鲁ICP备202303453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