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 糊口 húkǒu
[keep body and soul together] 勉强维持生活,填饱肚子
粥以糊口。——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 近义词
生存、生计、生活
- 详细解释
吃粥。喻勉强维持生活。《魏书·崔浩传》:“今既糊口无以至来秋,来秋或復不熟,将如之何?” 宋 苏轼 《雷州》诗之一:“灌园以糊口,身自杂苍头。”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如是我闻三》:“平生以馆穀糊口。” 郭沫若 《后悔》:“两个月的苦工换得八十块钱来,可以糊口养家,可以周济友人。”
- 基本含义
- 指勉强维持生活,勉强过活的意思。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生活困难、生计艰辛的情况。比如,当一个人靠着低薪工作勉强维持生活时,可以用糊口来形容他的生活状态。
- 故事起源
- 糊口这个成语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农村社会。在那个时代,农民们的生活非常贫困,经常只能勉强维持生计。为了填饱肚子,他们常常只能吃糊状的食物,因此形成了糊口这个成语。
- 词语结构
- 糊口是一个动宾结构的成语,其中“糊”是动词,表示用糊来维持生活;“口”是宾语,表示吃饭。
- 例句
- 1. 他一直靠打零工糊口。2. 这个家庭靠着父母的微薄工资勉强糊口。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这个成语。想象一个人用糊状的食物填饱肚子,勉强维持生活的情景,这样就能够更容易地记住糊口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学习其他与生活困难相关的成语,比如“吃苦耐劳”、“日子过得紧巴巴”等,来扩展对糊口这一主题的了解。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小学生:我爸爸妈妈每天辛辛苦苦地工作,为了让我们有好的生活条件,他们真的很不容易糊口。初中生:有些农村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只能靠打工糊口,他们的生活很辛苦。高中生:现在的社会竞争压力很大,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只能找到低薪工作,勉强糊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