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本解释
(1).毒疮。 杨朔 《木棉花》:“我不过是说这次民族自卫战争很像一块试金石,一个人品格的高低可以立刻辨晰清楚;又像外科医生的手术刀,可以加速割除溃烂的疽疮。”
(2).比喻祸患。 宋 王安石 《开元行》:“君不闻 开元 盛天子,纠合俊杰披奸娼;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 基本含义
- 形容恶劣的环境或堕落的人物。
- 详细解释
- 疽疮是指人体上生的溃烂性疾病,引申为形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或个人堕落的状态。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形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也可用来形容个人的堕落和道德败坏。
- 故事起源
- 疽疮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的“疡疮”一词,意为溃烂性疾病。后来,人们将其引申为形容社会上的腐败现象或个人的堕落状态。
- 词语结构
- 疽疮是一个形容词短语,由两个相同的汉字组成。
- 例句
- 1. 这个社会的疽疮越来越多,需要采取措施治理。2. 这个人原本德高望重,如今却堕落成了社会的疽疮。
- 记忆技巧
- 可以将“疽疮”与溃烂的伤口形象联系起来,想象一个腐败堕落的社会就像是一个被疽疮所侵蚀的伤口,从而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腐败现象,以及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败坏问题。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这个坏学生就像是班级中的疽疮,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氛围。2. 初中生:社会上的腐败现象就像是一颗颗疽疮,让人民感到无法忍受。3. 高中生:个人的堕落和道德败坏就像是身上的疽疮,需要及时清理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