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使用场景
- 亡逸常用于形容逃离或逃避某种危险、困境或追捕等情况。可以用于形容人逃跑时的速度快如闪电,也可以形容事物迅速散失或消失的情况。
- 例句
- 1. 他在警察的追捕下亡逸了。2. 战争导致了大量人口的亡逸。
- 基本含义
- 形容逃亡或逃避得极其迅速。
- 基本解释
(1).逃亡。《资治通鉴·后汉高祖乾祐元年》:“ 景崇 恐 匡赞 牙兵亡逸,欲文其面。”
(2).指逃亡的人。 宋 秦观 《盗贼中》:“若此之类,与夫捕获亡逸赏罚之格,凡数十条,然皆画一之制也。”
(3).散失。《隋书·音乐志上》:“《晋中经部》,无復乐书;《别録》所载,已復亡逸。” 宋 刘麟 《<元氏长庆集>序》:“今之所见者,仅数十家而已,以是知 唐 人之文亡逸者多矣。”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书叙指南》:“《书叙指南》专为尺牘设,所引诸书,今多亡逸。”
(4).指散失的文字、书籍。《隋书·儒林传序》:“考正亡逸,研覈异同。” 唐 陆龟蒙 《奉和袭美二游诗·徐诗》:“ 贞观 购亡逸, 蓬瀛 渐周旋。”
- 延伸学习
- 可以进一步学习与逃亡、追捕等相关的成语,如“逃之夭夭”、“逃脱苟且”等。举例不同年龄层学生对这个词语的造句:1. 小学生:小明跑得亡逸,赢得了比赛。2. 初中生:他亡逸得如同一道闪电,让人难以追上。3. 高中生:面对危险,他选择了亡逸,不愿面对现实的困境。4. 大学生:亡逸是一种逃避现实的方式,但并不能解决问题。
- 故事起源
- 亡逸的故事起源于《晋书·卷五十一·刘琨传》。刘琨是晋朝的一位将领,他在一次战斗中被敌军追赶,他的马失去了一只蹄铁,于是他便用蹄铁代替,继续逃跑。后来,刘琨成功逃脱,人们为了形容他逃跑的速度之快,便有了“亡逸”的成语。
- 记忆技巧
- 可以通过联想记忆来记忆亡逸这个成语。可以想象一个人在逃亡的过程中,速度极快地离开,就像亡逸一样。可以将“亡逸”与快速逃跑的场景联系起来,帮助记忆这个成语的含义。
- 词语结构
- 亡逸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由两个汉字组成。
- 详细解释
- 亡逸是由“亡”和“逸”两个字组成的成语。其中,“亡”表示逃亡,逃避,失去,死亡等含义,“逸”表示逸散,逃避,逃亡等含义。亡逸的基本含义是形容逃亡或逃避得极其迅速,非常快速地离开。